[实用新型]一种室内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92823.5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4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江彬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照明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室内照明智能化低和浪费电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光敏电阻LDR1、电阻R3、第一探光器件Y1、第二探光器件Y2、定时器U3、发光二极管D1‑D8和发光二极管D9‑D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普通照明使发光二极管D1‑D8发光,提供亮度强的照明,根据需要可控制发光二极管D9‑D12发光,既能提供照明又不影响其他人的休息,实时性高、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照明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室内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光敏电阻LDR1、电阻R3、第一探光器件Y1、第二探光器件Y2、定时器U3、发光二极管D1‑D8和发光二极管D9‑D12,所述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敏电阻LDR1的一端连接,光敏电阻LD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2引脚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2引脚与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GND,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第一探光器件Y1的一端连接,第一探光器件Y1的另一端与第二探光器件Y2的一端连接,第一探光器件Y1的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探光器件Y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探光器件Y2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39引脚、38引脚、37引脚、36引脚、35引脚、34引脚、33引脚和32引脚分别与排阻J1的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和9引脚连接,排阻J1的1引脚接电源VCC,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39引脚、38引脚、37引脚、36引脚、35引脚、34引脚、33引脚和32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都接电源VCC,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21引脚、22引脚、23引脚和24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1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12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都接电源VCC,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2引脚与定时器U3的CLK引脚,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3引脚与定时器U3的CE引脚连接,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4引脚与定时器U3的RST引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江彬,未经王江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49282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IFI信号放大器
- 下一篇:筑埂机的链轮箱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