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分区式加热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16701.5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64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苏冠贤;周善智;谭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佐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18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分区式加热管结构,其包括进水侧堵头、出水侧堵头、外层套管,外层套管卡装于进水侧堵头的前侧挡肩与出水侧堵头的后侧挡肩之间,外层套管芯部的套管内腔嵌装横截面呈“Y”形状的中间分隔体,中间分隔体通过三个分隔扇片将套管内腔分隔成三个加热扇区,三个加热扇区沿着圆周方向依次为第一、二、三加热扇区,进水侧堵头开设与第一加热扇区连通的进水孔,第一、二加热扇区之间的分隔扇片后端部开设第一扇片通孔,第二、三加热扇区之间的分隔扇片前端部开设第二扇片通孔,出水侧堵头开设与第三加热扇区连通的出水孔。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实现水充分加热且能避免部分水没有加热直过,设计新颖、结构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分区 热管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循环分区式加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别呈圆柱体形状且同轴布置的进水侧堵头(1)、出水侧堵头(2),进水侧堵头(1)位于出水侧堵头(2)的前端侧且进水侧堵头(1)与出水侧堵头(2)间隔布置,进水侧堵头(1)与出水侧堵头(2)之间装设有呈空心圆管状的外层套管(3),外层套管(3)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套管内腔(31),进水侧堵头(1)的后端部、出水侧堵头(2)的前端部分别嵌装于外层套管(3)的套管内腔(31),进水侧堵头(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前侧挡肩(11),出水侧堵头(2)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后侧挡肩(21),外层套管(3)卡装于前侧挡肩(11)与后侧挡肩(21)之间;外层套管(3)的套管内腔(31)嵌装有横截面呈“Y”形状且沿着外层套管(3)的轴线方向延伸的中间分隔体(4),中间分隔体(4)包括有三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且一体成型的分隔扇片(41),各分隔扇片(41)的外端边缘分别与套管内腔(31)的内壁触接且中间分隔体(4)将套管内腔(31)分隔成三个间隔布置的加热扇区,三个加热扇区沿着圆周方向依次为第一加热扇区(51)、第二加热扇区(52)、第三加热扇区(53),进水侧堵头(1)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与第一加热扇区(51)连通的进水孔(12),第一加热扇区(51)与第二加热扇区(52)之间的分隔扇片(41)的后端部开设有连通第一加热扇区(51)、第二加热扇区(52)的第一扇片通孔(42),第二加热扇区(52)与第三加热扇区(53)之间的分隔扇片(41)的前端部开设有连通第二加热扇区(52)、第三加热扇区(53)的第二扇片通孔(43),出水侧堵头(2)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与第三加热扇区(53)连通的出水孔(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佐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佐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51670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开水器
- 下一篇:一种保健式水池热水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