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光萃取效率的近紫外LED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29415.2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9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龙;王洪;齐赵毅;黄华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40 | 分类号: | H01L33/40;H01L33/46;H01L33/32;H01L33/1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光萃取效率的近紫外LED芯片。LED芯片的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金属基板、电镀种子层、反射电极层、p型氮化镓层、有源层、n型氮化镓层、二维光子晶体结构和n型金属电极;所述金属基板由高导热的金属组成,金属基板为铜材料,厚度范围为80~250μm;反射电极为区域沉积于芯片中心位置,电镀种子层为整层沉积,覆盖整个反射电极以及过道区;所述电镀种子层除了起电镀种子层作用外还在于保护反射电极层的扩散,防止造成芯片漏电失效。本实用新型所设计光子晶体结构,不仅具有较宽的光子禁带,并且所制备的光子晶体的参数使得LED芯片具有较高的光萃取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效率 紫外 led 芯片 | ||
【主权项】:
一种高光萃取效率的近紫外LED芯片,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金属基板、电镀种子层、反射电极层、 p型氮化镓层、有源层、n型氮化镓层、二维光子晶体结构和n型金属电极;所述金属基板由高导热的金属组成,金属基板为铜材料,厚度范围为80~250μm;所述电镀种子层为Ni/Au,Cr/Au,Ti/Au,Cr/Pt/Au,Ti/Cu,TiW/Cu中的一种,该电镀种子层完全覆盖反射电极的表面和侧面;所述电镀种子层为整层沉积;所述反射电极是基于Ag‑,Ni/Ag‑,ITO/Ag‑,ITO/Al‑具有低欧姆接触,高反射率的电极结构;反射电极为区域沉积于芯片中心位置,电镀种子层为整层沉积,覆盖整个反射电极以及过道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5294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ITO薄膜结构的LED芯片
- 下一篇:紫外光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