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60704.6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0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贵;任彦锦;刘向峰;习彦会;潘纪伟;郑帅;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属于露天石质大型文物保护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柱体补强系统和抗震吸能系统,所述的柱体补强系统套于被保护柱体文物外侧,所述的抗震吸能系统包括第一抗震吸能柱和第二抗震吸能柱,分别设置于被保护柱体文物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内部灌注的水泥砂浆在大幅度提高立柱岩体强度的同时,添补柱体中的大裂隙,增强立柱岩体与上部窟体间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彻底隔绝雨水、大气与立柱岩体文物的直接接触,从根本上消除风化的形成条件,防止立柱岩体文物的二次风化;本实用新型从最大程度上避免立柱岩体文物因地震引发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事故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窟 立柱 文物 抗震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柱体补强系统和抗震吸能系统,所述的柱体补强系统套于被保护柱体文物外侧,所述的抗震吸能系统包括第一抗震吸能柱和第二抗震吸能柱,分别设置于被保护柱体文物的两侧;所述的柱体补强系统包括半圆管形钢体、多个半圆箍和多个半环状钛合金支撑板条,其中,在半圆管形钢体内侧的不同高度分别设置半环状钛合金支撑板条,在半圆管形钢体的不同高度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半圆箍;所述的第一抗震吸能柱和第二抗震吸能柱结构相同,均包括钢管混凝土柱、螺旋式千斤顶、支撑底板、热卷弹簧和钢带凹槽支撑面板,其中,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放置于被保护柱体文物的两侧的地面,钢管混凝土柱的上端设置有螺旋式千斤顶,螺旋式千斤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端设置有热卷弹簧,热卷弹簧的上端设置有钢带凹槽支撑面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66070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外墙加固的建筑构件
- 下一篇:一种立柱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