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罐体植物悬浮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72267.X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99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邓辉;陈乃富;韦传宝;陈存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2 | 分类号: | C12M3/02;C12M1/34;C12M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70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罐体植物悬浮培养装置,实现了对培养液中溶氧营养的充分混匀,而不会损伤细胞,且溶氧和营养以及代谢产物分配更均匀。其中,排气装置设置在培养罐上,并通过管道与其连通,光源设置在培养罐内,并位于培养罐液面上方;配液罐与培养罐之间连接有正向循环管道以及反向循环管道,通气装置与驱动装置均设置在配液罐上,通气装置包括气泵与滤清除菌装置,气泵、滤清除菌装置与配液罐依次通过管道连通,驱动装置通过转轴可驱动搅拌桨转动,保温套套接在配液罐外周,并与配液罐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与外部的冷热水制备装置连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罐体 植物 悬浮 培养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双罐体植物悬浮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罐(1)、配液罐、排气装置(5)、光源(6)、通气装置(20)、驱动装置(24)和保温套(26);培养罐(1)顶部设有接种口(11)、分别卡接第一温度传感器(2)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的第一入口的第二入口、第一管道接口(12)和第二管道接口(13),第一双向蝶阀(4)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接口(13)处,排气装置(5)设置在培养罐(1)上,并通过管道与其连通,光源(6)设置在培养罐(1)内,并位于培养罐(1)液面上方;配液罐顶部设有加液口(21)、分别卡接第二温度传感器(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溶解氧传感器(9)的第三入口、第四入口和第五入口、第三管道接口(22)和第四管道接口(23),第二双向蝶阀(10)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接口(23)处,第四管道接口(23)和第二管道接口(13)以及第一管道接口(12)和第三管道接口(22)之间通过正向循环管道连接,并构成正向循环回路,所述正向循环回路上设有正向离心泵(14)、第一正向阀(15)和第二正向阀(16),第三管道接口(22)和第一管道接口(12)以及第二管道接口(13)和第四管道接口(23)之间通过反向循环管道连接,并构成反向循环回路,所述反向循环回路上设有反向离心泵(17)、第一反向阀(18)和第二反向阀(19),通气装置(20)与驱动装置(24)均设置在配液罐上,通气装置(20)包括气泵与滤清除菌装置,气泵、滤清除菌装置与配液罐依次通过管道连通,驱动装置(24)通过转轴可驱动搅拌桨(25)转动,保温套(26)套接在配液罐外周,并与配液罐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与外部的冷热水制备装置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67226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