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NC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界面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21933.4 | 申请日: | 2016-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11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宿;柏雪崧;陈侃;周大敏;周荣景;余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24/52 | 分类号: | H01R24/52;H01R13/629;H01R13/533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NC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界面,由CNC型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和CNC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界面组成,其均包括外壳、套装在外壳内的绝缘支撑和内导体,内导体套装在绝缘支撑内,外壳外壁后端向外延伸有连接法兰,CNC型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与CNC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界面之间相互机械啮合和分离。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气性能优良、接触可靠、耐温变、抗振性好、屏蔽性好的特点,在宽温域、大振动、强冲击的恶劣环境下还具有保持其电气性能有效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高可靠性;与传统的螺纹连接方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界面相比,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连接套松脱或脱落、使用要求高、使用不方便、加工难度大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cnc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界面 | ||
【主权项】:
一种CNC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界面,由CNC型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和CNC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界面组成,其均包括外壳、套装在外壳内的绝缘支撑和内导体,内导体套装在绝缘支撑内,其特征在于,CNC型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与CNC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界面之间相互机械啮合和分离,两者的绝缘支撑为非共面设计;设定CNC型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与CNC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界面之间插合部分的一端为前端、相应未插合部分的一端为后端;外壳外壁后端向外延伸有连接法兰;CNC型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的连接法兰前端设有密封圈,内导体分为呈圆锥体的内导体第一段、呈杆状的内导体第二段及第三段,绝缘支撑的前端设有内部环槽,内导体第一段与内导体第二段套装在内部环槽内,内导体第一段分别设有第一坡度和第二坡度;CNC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界面的内导体前部设有开槽,开槽的前端收口,外壳的内孔前端设有导向角、前部设有锥形滑配段,绝缘支撑在与CNC型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中内部环槽的对应处设有外部环槽;CNC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界面的各结构尺寸如下:(1)CNC型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单位均为mm:外壳的外接触件配合段外径(B)范围为8.00‑8.05;绝缘支撑的外径(A)范围为不大于6.50;位于内导体第一段与内导体第二段处的内部环槽的内径(C)不小于4.83;内导体第一段的直平台外径(R)不大于0.64;内导体第二段的外径(D)范围为1.32‑1.37;内导体第三段的外径(J)范围为2.06‑2.21;内导体第二段的轴向长度(K)不小于1.98;设定外壳的前端面为第一电气和机械基准面Q1,位于内导体第一段与内导体第二段处的内部环槽的后端面为1面,内导体第三段的前端面为2面,1面与第一电气和机械基准面的轴向长度(G)范围为5.28‑5.79;2面与第一电气和机械基准面的轴向长度(E)范围为5.33‑5.84;绝缘支撑的前端面与第一电气和机械基准面的轴向长度(F)不小于0.15;内导体第一段的前端面与第一电气和机械基准面的轴向长度(H)范围为0.08‑1.02;连接法兰的前端面与第一电气和机械基准面的轴向长度(I)不小于5.50;内导体第一段的第一坡度范围为55‑66°;内导体第一段的第二坡度范围为1‑4°;(2)CNC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界面,单位均为mm:外壳的内孔的导向角最大径(b)范围为8.79‑9.04;外壳的内孔的锥形滑配段最大径(c)范围为8.31‑8.46;外壳的内孔的锥形滑配段最小径(d)范围为8.10‑8.15;绝缘支撑前端的外径(e)不大于4.72;绝缘支撑后端的外径(n)不大于6.50;内导体的外径(m)范围为2.06‑2.21;内导体的孔深(l)不小于4.95;设定外壳内孔的锥形滑配段的后端面为第二电气和机械基准面Q2,外壳前端面与第二电气和机械基准面的轴线长度(g)范围为5.10‑5.30;绝缘支撑的前端面与第二电气和机械基准面的轴线长度(p)范围为4.78‑5.28;绝缘支撑的后端面与第二电气和机械基准面的轴线长度(k)不大于0.15;内导体的前端面与第二电气和机械基准面(j)的轴向长度范围为4.72‑5.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7219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短路电气连接器
- 下一篇:变压器用低压母线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