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站尾水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41375.8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05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胜;王志军;力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25B1/00;F25B41/00;F25B41/04;F25B4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火电站尾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水轮机(1)直接驱动制冷压缩机(11);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31)布置在压力前池(7)里并被水冷却;第二蒸发器(32)冬季采用自然制冷方式,夏季和过渡季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第一制冷压缩机(11)、第二气管(17)、第一蒸发器(14)、第一膨胀阀(13)、第一液管(16)、第一冷凝器(12)和第一气管(15)依次串联;所述的第一蒸发器(14)、冷冻水回水管(26)、辅机设备冷却水系统(23)、冷冻水供水管(27)、泵组(9)和水过滤器(22)依次串联;它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循环用水、梯级用水、一水多用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站 回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火电站尾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力前池(7)的出口处设置有水能回收涵洞(3),在所述的水能回收涵洞(3)和尾水涵管(5)之间设置有水轮机(1),在所述的压力前池(7)出水口安装有滤网(4),且与所述的水能回收涵洞(3)相贯通,在所述的水能回收涵洞(3)上设置有蝶阀(2),所述的尾水涵管(5)尾部插入到水源地(6)中,在所述的水轮机(1)的后方设置有调速装置8,所述的调速装置(8)后方设置有第一制冷压缩机(11),所述的第一制冷压缩机(11)的数量与所述的水轮机(1)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的第一制冷压缩机(11)、第二气管(17)、第一蒸发器(14)、第一膨胀阀(13)、第一液管(16)、第一冷凝器(12)和第一气管(15)形成一个机械制冷回路I;所述的第二制冷压缩机(41)、第五气管(48)、第三气管(34)、第二冷凝器(31)、第二液管(33)、第二膨胀阀(42)、第二蒸发器(32)、第六气管(49)依次串联形成一个机械制冷回路II;所述的第二冷凝器(31)、第二液管(33)、第二蒸发器(32)、第四气管(35)、第三气管(34)依次串联形成一个自然制冷回路III;所述的第一蒸发器(14)、冷冻水回水管(26)、辅机设备冷却水装置(23)、冷冻水供水管(27)、泵组(9)和水过滤器(22)形成一个闭式冷冻水回路IV;所述的冷凝器(12)、冷凝器(31)位于所述的压力前池(7)上部,并淹没在水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74137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流体发电装置
- 下一篇:新型蝶式双翼波浪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