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升温型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88295.8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辜俊杰;王中昱;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豪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新驱科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51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升温型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设置在该充电桩主体顶部的通风口,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底端还设置有一个智能升温底座;该智能升温底座包括底座主体、通孔、强风风扇、DC‑DC降压模块、继电器K2、触发升温电路以及电源;所述强风风扇的电机负极接地,该强风风扇的电机的正极经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升温型充电桩,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整个充电桩进行升温,避免了充电桩在升温的过程中发生局部过热损坏元器件的问题,使得充电桩的运行环境温度能够维持在最佳值,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升温 充电 | ||
【主权项】:
智能升温型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设置在该充电桩主体(1)顶部的通风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底端还设置有一个智能升温底座(3);该智能升温底座(3)包括下侧面设置有支撑脚的底座主体(31),在该底座主体(3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竖直贯穿该底座主体(31)的通孔,在该底座主体(31)的通孔中设置的强风风扇(32),该强风风扇(32)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底座主体(31)的通孔内壁上,在底座主体(31)上还设置有DC‑DC降压模块、继电器K2和同时与DC‑DC降压模块和继电器K2相连接的触发升温电路,以及与DC‑DC降压模块相连接的电源;所述强风风扇(32)的电机负极接地,该强风风扇(32)的电机的正极经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所述触发升温电路由触发芯片U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单向晶闸管VS1,串接在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与P极之间的电阻R1,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温敏电阻RT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触发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触发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4,正极与触发芯片U1的CON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触发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P极与触发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触发芯片U1的RESE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7,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8,N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电阻R5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与二极管D2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1,以及一端经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K1‑1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继电器K2的一端相连接的 加热电阻丝RL组成;其中,触发芯片U1的型号为NE555,单向晶闸管VS1的N极同时与三极管VT1的基极和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同时与触发芯片U1的THRES管脚和TRIG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同时与触发芯片U1的VCC管脚和RESET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P极与继电器K2的另一端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组成该触发升温电路的输入端且与DC‑DC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豪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豪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78829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互连背接触光伏电池的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单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