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区田间稻鱼共生养殖的田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16656.5 | 申请日: | 201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84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姚俊杰;熊伟;吴俣学;秦国兵;黄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G16/00;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区田间稻鱼共生养殖的田间结构,该田间结构包括外田埂,在外田埂的内侧堆砌有一圈内田埂,在外田埂与内田埂之间开挖有鱼沟,在内田埂的周边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进鱼通道,所述的进鱼通道将鱼沟与内田埂内的水稻种植区连通,在鱼沟的对角处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稻鱼共生养殖方法操作简单、实施方便,鱼沟开挖、稻米收割都可采用机械完成,有利于大规模的进行推广,对于山区来说可节约很大的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稻鱼共生养殖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即鱼利用田中的杂草、害虫等为食,鱼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节约肥料、农药、除草等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田间 共生 养殖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山区田间稻鱼共生养殖的田间结构,包括外田埂(1),其特征在于:在外田埂(1)的内侧堆砌有一圈内田埂(2),在外田埂(1)与内田埂(2)之间开挖有鱼沟(3),在内田埂(2)的周边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进鱼通道(4),所述的进鱼通道(4)将鱼沟(3)与内田埂(2)内的水稻种植区(7)连通,在鱼沟(3)的对角处分别设置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8166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区稻田养鱼水位调控的田间结构
- 下一篇:打桩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