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连杆偏磨的新型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52336.5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96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义;陈源;连志云;陈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一减振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6;B60G13/08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447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连杆偏磨的新型减振器,其解决了现有减振器使用时连杆易偏磨的问题,其包括穿过减振器内缸筒的连杆,以及导向器、复原缓冲块,在连杆表面从下端向上加工至少两条截面为半圆形的螺纹,内缸筒由通过圆形螺母连接的上内缸筒和下内缸筒组成,圆形螺母的螺纹与连杆上的螺纹相配合,在圆形螺母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一个深3mm、宽度与内缸筒壁厚相等的凹槽,凹槽与内缸筒相配合并能保持密封。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了连杆出现偏磨的现象,减缓了对连杆的磨损,从而延长减振器的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有效 避免 连杆 新型 减振器 | ||
【主权项】:
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连杆偏磨的新型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的内缸筒,穿过内缸筒的连杆,以及导向器、复原缓冲块,在所述连杆表面从下端向上加工至少两条截面为半圆形的螺纹,螺纹的螺旋升角必须大到不能发生连杆自锁现象;所述内缸筒由通过圆形螺母连接的上内缸筒和下内缸筒组成;圆形螺母的螺纹与连杆上的螺纹相配合,圆形螺母的外径大于内缸筒的外径3~5mm,在圆形螺母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一个深3mm、宽度与内缸筒壁厚相等的凹槽,凹槽与内缸筒相配合并能保持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一减振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一减振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85233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