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7742.5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70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丰良;赵明;李良念;周文君;易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横截面呈“几”字型,其包括支撑平板、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且支撑平板的前端与前支撑板的上端之间,以及支撑平板的后端与后支撑板的上端之间分别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在前支撑板的下端和后支撑板的下端分别设有焊接翻边,在支撑平板上设有主定位孔和次定位孔,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左部、中部及右部各设有沿横向延伸且贯通前支撑板、支撑平板和后支撑板的凹筋,并在前支撑板的各凹筋上,以及后支撑板的各凹筋上均开设有减重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汽车后排座椅下潜对乘员的二次伤害,且乘坐舒适。 | ||
搜索关键词: | 后排 座椅 下潜 支架 | ||
【主权项】:
一种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的横截面呈“几”字型,其包括支撑平板(12)、前支撑板(11)和后支撑板(13),且支撑平板(12)的前端与前支撑板(11)的上端之间,以及支撑平板(12)的后端与后支撑板(13)的上端之间分别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在前支撑板(11)的下端和后支撑板(13)的下端分别设有焊接翻边(18),在支撑平板(12)上设有主定位孔(14)和次定位孔(1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左部、中部及右部各设有沿横向延伸且贯通前支撑板(11)、支撑平板(12)和后支撑板(13)的凹筋(15),并在前支撑板(11)的各凹筋(15)上,以及后支撑板(13)的各凹筋(15)上均开设有减重孔(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88774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