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端和冷端独立式温差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9992.4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6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威;刘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威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刘晓岚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阳市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热端和冷端独立式温差发电系统,包括热端、冷端、蓄电池或用电设备。热端通过热端正极与冷端的冷端输入正极相连,热端通过热端负极与冷端的冷端输入负极相连,冷端通过冷端输出正极、冷端输出负极分别与蓄电池或用电设备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将热端和冷端进行长间距放置,以达到可以选择合适低温处进行冷端放置,极大减小发电系统受空间的限制程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端独 立式 温差 发电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热端和冷端独立式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端(1)、冷端(2)、用电设备(3),热端(1)通过热端正极(5)与冷端(2)的冷端输入正极(16)相连,热端(1)通过热端负极(6)与冷端(2)的冷端输入负极(17)相连,冷端(2)通过冷端输出正极(30)、冷端输出负极(31)分别与用电设备(3)相连;热端(1)包括:第一顶板(7)、第一外套(8)、第一底板及绝缘隔离层(13)、两块第一导热模块(9)、两块热端发电片(15)、第一顶板连接块(14),第一顶板(7)与第一底板及绝缘隔离层(13)平行设置,第一外套(8)包裹于第一顶板(7)与第一底板及绝缘隔离层(13)外侧,第一顶板(7)、第一底板及绝缘隔离层(13)与第一外套(8)构成热端外壳,两块第一导热模块(9)、第一顶板连接块(14)、两块热端发电片(15)设置于热端外壳内,两个热端发电片(15)采用并联且不叠加的方式垂直固定于第一顶板(7)与第一底板及绝缘隔离层(13)之间,每个热端发电片(15)的一端通过第一顶板连接块(14)固定在第一顶板(7),每个热端发电片(15)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板及绝缘隔离层(13)连接及固定,两块第一导热模块(9)分别包裹着两个热端发电片(15),热端正极(5)与热端负极(6)设置于第一顶板(7)上;冷端(2)包括:第二顶板(33)、第二外套(34)、第二底板及绝缘隔离层(36)、第二侧部正极连接块(18)、第二侧部负极连接块(19)、第二顶板连接块(37)、第二冷端发电片输入正极(38)、第二冷端发电片输入负极(39)、两块第二导热模块(35)、两个冷端发电片(12),第二顶板(33)与第二底板及绝缘隔离层(36)平行设置,第二外套(34)包裹于第二顶板(33)与第二底板及绝缘隔离层(36)外侧,第二外套(34)、第二顶板(33)与第二底板及绝缘隔离层(36)构成冷端外壳,两块第二导热模块(35)、两个冷端发电片(12)、第二顶板连接块(37)、第二侧部正极连接块(18)、第二侧部负极连接块(19)均位于冷端外壳内,每个冷端发电片(12)的一端通过第二顶板连接块(37)固定在第二顶板(33)上,每个冷端发电片(12)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及绝缘隔离层(36)连接及固定,两个冷端发电片(12)采用并联且不叠加的方式垂直固定于第二顶板(33)与第二底板及绝缘隔离层(36)之间,两个第二导热模块(35)分别包裹着两个冷端发电片(12),冷端输入正极(16)、冷端输入负极(17)设置于第二顶板(33)上,第二外套(34)上的第一侧部正极连接块(40)、第一侧部负极连接块(41)分别与第二顶板(33)上的第二侧部正极连接块(18)、第二侧部负极连接块(19)相连接,第二外套(34)上的第一冷端发电片输入正极(20)、第一冷端发电片输入负极(21)分别与第二冷端发电片输入正极(38)、第二冷端发电片输入负极(39)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威,未经孙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90999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在电磁产品上的磁能转换为电能的控制器
- 下一篇:平面式温差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