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昆虫集湿气两用养殖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3779.9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62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义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M1/02;A01M1/04;A01K6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与水产养殖搭配实施的捕昆虫集湿气两用养殖辅助装置。其中,养殖辅助装置有框架及集虫、捕雾装置;框架能直立架设在养殖池上,具有容纳、运用空间;集虫装置包括集虫、控制组件及集虫灯,集虫组件有第一轴体及透光布体,控制组件能控制透光布体是否展开透光布体形成挡虫平面,集虫灯能在透光布体展开后,自运用空间内对外发光、利用趋旋光性让昆虫撞上挡虫平面后、掉落到养殖池中;捕雾装置有捕雾及操作组件,捕雾组件有第二轴体及捕雾网体,操作组件能控制捕雾网体是否展开形成一集水用的捕雾平面。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湿气 两用 养殖 辅助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捕昆虫集湿气两用养殖辅助装置,所述养殖辅助装置(100)能应用于养殖池(200)上,其特征在于:该养殖辅助装置(100),包括一框架(1)、一集虫装置(2)、及一捕雾装置(3);所述框架(1),能直立架设在所述养殖池(200)上,并由上而下形成有一容纳空间(10)、及一运用空间(20);所述集虫装置(2),包括有一集虫组件(21)、一控制组件(22)、及一集虫灯(23),所述集虫组件(21)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容纳空间(10)一侧内的第一轴体(211)、及一卷绕在所述第一轴体(211)外的透光布体(212),而所述透光布体(212)还具有一与所述第一轴体(211)连接的布体固定端(2121)、及一垂设在所述运用空间(20)一侧的布体自由端(2122),所述控制组件(22)设在所述框架(1)一侧且能带动所述第一轴体(211)旋转,进而能控制所述布体自由端(2122)是否往所述运用空间(20)的底侧端方向移动、而展开所述透光布体(212)形成一挡虫平面(30),而所述集虫灯(23)为悬挂在所述运用空间(20)内,一端与所述框架(1)连接,能在所述透光布体(212)展开后,自所述运用空间(20)内对外发光、利用趋旋光性让昆虫撞上所述挡虫平面(30)后、掉落到所述养殖池(200)中;所述捕雾装置(3),包括有一捕雾组件(31)、及一操作组件(32),所述捕雾组件(31)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容纳空间(10)另一侧内并平行于所述第一轴体(211)的第二轴体(311)、及一卷绕在所述第二轴体(311)外并的捕雾网体(312),而所述捕雾网体(312)还具有一与所述第二轴体(311)连接的网固定端(3121)、及一垂设在所述运用空间(20)另一侧的网自由端(3122),所述操作组件(32)设在所述框架(1)一侧且能带动所述第二轴体(311)旋转,进而能控制所述网自由端(3122)是否往所述运用空间(20)的底侧端方向移动、而展开所述捕雾网体(312)形成一集水用的捕雾平面(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义,未经林国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92377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水循环清洁鱼缸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水温的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