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非接触供电技术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9579.7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86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全振;周成虎;陈素霞;袁勋;李松涛;王楠;李柏松;刘玉平;张晓玫;雷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7/35;H02J50/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栗改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接触供电技术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若干个组合电路,每个组合电路的原边线圈以非接触方式传递能量到非接触的副边线圈,副边线圈串联连接后与本组的副边电路相连接,每组副边电路之间并联连接得到恒定幅值的交流电压供给其后的负载使用或将能量传输到电网。本实用新型组合电路利用非接触方式实现电能的传输,通过无线模块传递控制信号,从而实现输出功率的调节;使用非接触技术能不用导线连接即可将太阳能电池的电能传递到建筑物内部,太阳能电池既可以发电,也可以兼作保温材料甚至装饰材料,能有效节省了建筑成本、减少了资源使用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接触 供电 技术 太阳能 发电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非接触供电技术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若干个组合电路,每个组合电路的原边线圈以非接触方式传递能量到非接触的副边线圈,副边线圈串联连接后与本组的副边电路相连接,每组副边电路之间并联连接得到恒定幅值的交流电压供给其后的负载使用或将能量传输到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电路包括组合电路A1、组合电路A2、组合电路A3和组合电路A4,所述组合电路A1包括太阳能电池A11、逆变电路A12和原边线圈L A13,太阳能电池A11与逆变电路A12相连接,逆变电路A12与原边线圈L A13相连接,原边线圈L A13与副边线圈L A14通过磁场耦合相连接;所述组合电路A2包括太阳能电池A21、逆变电路A22和原边线圈L A23,太阳能电池A21与逆变电路A22相连接,逆变电路A22与原边线圈L A23相连接,原边线圈L A23与副边线圈L A24通过磁场耦合相连接;所述组合电路A3包括太阳能电池A31、逆变电路A32和原边线圈L A33,太阳能电池A31与逆变电路A32相连接,逆变电路A32与原边线圈L A33相连接,原边线圈L A33与副边线圈L A34通过磁场耦合相连接;所述组合电路A4包括太阳能电池A41、逆变电路A42和原边线圈L A43,太阳能电池A41与逆变电路A42相连接,逆变电路A42与原边线圈L A43相连接,原边线圈L A43与副边线圈L A44通过磁场耦合相连接;所述副边线圈L A14、副边线圈L A24、副边线圈L A34和副边线圈L A44串联连接后与副边电路A15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9695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