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二氧化硅光纤的双微球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3500.4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英;鲜佩;周寿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51202 | 代理人: | 刘双兰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硅光纤的双微球温度传感器,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该双微球温度传感器包括光源、二氧化硅光纤模块和光谱探测器;在所述二氧化硅光纤模块中还进一步包括第一耦合光纤,双微球和第二耦合光纤,所述双微球为一种基于二氧化硅光纤的两个相互串联的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的微球结构,该结构构成一个马赫曾德尔型干涉仪,从而实现对环境温度的高灵敏和高稳定性探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二氧化硅光纤的双微球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可达20.12皮米/单位摄氏度,且具有尺寸小、损耗低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氧化硅 光纤 双微球 温度传感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二氧化硅光纤的双微球温度传感器,包括光源(1),二氧化硅光纤模块(6)和光谱探测器(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氧化硅光纤模块(6)中还进一步包括第一耦合光纤(2),双微球(3)和第二耦合光纤(4);所述光源(1)通过第一耦合光纤(2)设置于双微球(3)的一端,与第一耦合光纤(2)的进入端对应;光源(1)发出的光传输经过第一耦合光纤(2)后进入双微球(3),光在双微球(3)内传播,然后再传输进入第二耦合光纤(4),由放置于所述双微球(3)的另一端的光谱探测器(5)接收输出光信号,并探测输出光的光谱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99350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