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余热蒸汽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3473.2 | 申请日: | 2016-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侴乔力;陈江;侴雨宏;魏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侴乔力;陈江 |
主分类号: | F22B1/02 | 分类号: | F22B1/02;F2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余热蒸汽锅炉系统集成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汽汽引射器;利用圆环分布垂直加热管簇内侧的升膜蒸发,与中央圆柱下降通道所形成的最佳虹吸循环,强化传热以及防结垢;同时也方便管簇内侧的机械清洗;实现圆环分布垂直加热管簇外侧的垂直冲刷,以强化润滑油等高粘度余热介质的传热过程;利用蒸汽管网余压驱动汽汽引射器热压缩水蒸汽,实现高效、简单的余热蒸汽锅炉。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 循环 逆流 加热 余热 蒸汽锅炉 | ||
【主权项】:
一种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余热蒸汽锅炉,其由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1);余热介质进口(1‑1);分离腔(1‑2);圆环分布垂直虹吸加热管簇(1‑3);分流腔(1‑4);余热介质出口(1‑5);软化补水进口(1‑6);水蒸汽出口(1‑7);余热介质(2);液位开关(3);软化补水流量调节阀(4);水蒸汽压缩机(5);压力开关(6);温度开关(7);高压水蒸汽(8)组成,其特征在于: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1)壳程的顶部余热介质进口(1‑1)、中部圆环分布垂直虹吸加热管簇(1‑3)外侧、底部余热介质出口(1‑5),组成余热介质放热回路;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1)管程的底部软化补水进口(1‑6)、底部分流腔(1‑4)、中部圆环分布垂直虹吸加热管簇(1‑3)内侧、顶部分离腔(1‑2)、顶部水蒸汽出口(1‑7),组成软化补水的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回路,其中圆环分布垂直虹吸加热管簇(1‑3)为圆环分布、垂直设置的管簇,中央设置一个圆柱空间虹吸下降通道,而管簇内壁的多个圆柱空间设为虹吸上升通道,虹吸下降通道与虹吸上升通道的流通面积大致相等;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1)的外壳为垂直设置的圆柱面;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1)管程上部内壁设置液位开关(3),依据软化补水水位信号闭环控制软化补水流量调节阀(4)的开度,而软化补水流量调节阀(4)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1)管程底部软化补水进口(1‑6),组成软化补水流量调节回路;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1)管程顶部水蒸汽出口(1‑7)通过管道连接水蒸汽压缩机(5),组成水蒸汽压缩回路;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1)管程顶部分离腔(1‑2)内壁设置压力开 关(6)和温度开关(7)各一只,底部分流腔(1‑4)内壁设置温度开关(7)一只;管内虹吸循环逆流加热升膜蒸发器(1)壳程的上部内壁和下部内壁各设置一只温度开关(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侴乔力;陈江,未经侴乔力;陈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0334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帧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端口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