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圆耳口鼻偏心式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负压枕平板固定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087371.9 申请日: 2016-09-28
公开(公告)号: CN206688029U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发明(设计)人: 张鹏;封巍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肿瘤医院
主分类号: A61N5/10 分类号: A61N5/10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代理人: 赵杭丽
地址: 310022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一种半圆耳口鼻偏心式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负压枕平板固定架,由固定底板、头面骨偏心滑球固定架、负压枕、头膜和外耳孔固定器五部分组成,通过对上肢体、裆部、枕骨、头颈后部、上颌骨、鼻根、面骨和外耳孔等硬性骨性标志的制动限位达到最终的定位,本实用新型配合专用的固定头膜,可以限制上肢动作,保持肩关节制动,达到精确定位,特别适合于头颈、脊髓等部位的放疗定位,可以完全实现对人体头部的限位固定,可以达到或接近零位移;有效解决目前头部放疗定位结构存在的一切弊端和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环保,固定效果明显,实用性和通用性都较强。
搜索关键词: 半圆 耳口鼻 偏心 放射 治疗 颈部 定位 负压枕 平板 固定
【主权项】:
一种半圆耳口鼻偏心式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负压枕平板固定架,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底板、头面骨偏心滑球固定架、负压枕、头膜和外耳孔固定器五部分组成,其中固定底板是由圆柱式锁止结构(109)、头枕槽(298)、限位脚孔(297)、肩底板(290)、底板定位孔(299)、底板复合定位孔(301)、体槽(304)、体底板(305)、裆部限位器(309)、底板斜坡(300)、上肢限位器(296)、膨胀洞(152)和头底板(147)组成,主体结构为一块等腰梯形结构的头底板(147)、长方形结构肩底板(290)和体底板(305)三者构成,长方形的头枕槽(298)位于头底板(147)表面的中央位置并与其保持下边沿一致,头枕槽(298)的两侧长缘各连接有3具圆柱式锁止结构(109),同侧的3具圆柱式锁止结构(109)左右平行相连为一体,形成条状的固定槽壁(19)和圆柱压块(58),同侧3具圆柱式锁止结构(109)的外侧的头底板(147)表面上各有一个圆形凹陷结构膨胀洞(152),头枕槽(298)一侧短边连接有2具圆柱式锁止结构(109)并连成一体,另一侧短边游离,即:两侧长边的固定槽壁(19)和一侧短边的固定槽壁(19)构成“C”形的头枕槽(298),其中头底板(147)上边沿表面非中央位置圆形凹陷形成的膨胀洞(152),头枕槽(298)表面的凹陷形成圆锥体结构的三个限位脚孔(297),位于头枕槽(298)的中央,呈现“品”字形排列,四边形的肩底板(290)连接与头底板(147)的边沿,其两短边沿位置上各设置有2具圆柱式锁止结构(109),同侧的两两相连,即两者的固定槽壁(19)连为一体,同侧的2具圆柱式锁止结构(109)外沿中央各设置有一个膨胀洞(152),肩底板(290)表面靠近固定槽壁(19)分别设有底板复合定位孔(299)和底板定位孔(301),体底板(305)一端与肩底板(290)相连并保持边缘一致,另一端连与底板斜坡(300),其中体底板(305)中央位置凹陷形成体槽(304),体槽(304)两边沿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上肢限位器(296),裆部限位器(309)设置于体槽(304)的下端,并与体底板(305)的下短边沿齐平;其中头面骨偏心滑球固定架(310)由头底板(147)、上颌骨支撑组件(229)、咬器滑球组件(230)、三脚穹窿右支(256)、三脚穹窿左支(257)、颌基齿前孔(259)、鼻根固定器(260)、鼻基齿前孔(261)、三脚穹窿前支(262)和凸轮式锁柱(263)组成,整体结构呈三足鼎立的支撑体结构,三个凸轮式锁柱(263)为三个支点,呈“品”字型结构,“品”字结构底部位的两个凸轮式锁柱(263)之间连接有带有弧度的三脚穹窿结构,三脚穹窿前支(262)一端连接凸轮式锁柱(263),另一端连接在底部位的两个凸轮式锁柱(263)之间的三脚穹窿结构上并将他分为三脚穹窿左支(257)和三脚穹窿结构右支(256),其中三脚穹窿左支(257)较三脚穹窿结构右支(256)短,即三脚穹窿前支(262)不与人体头部正中矢状面重合,呈偏心状,三脚穹窿前支(262)中部水平贯穿有上颌骨支撑组件(229)和颌基齿前孔(259),两者相距有距离,咬器滑球组件(230)活动连接于上颌骨支撑组件(229),鼻根固定器(260)和鼻基齿前孔(261)水平贯穿于三脚穹窿前支(262)中上部,两者也相距有距离;其中负压枕由剪力锁头架组件(402)和负压头枕组件(401)两部分构成, 其中剪力锁头架组件(402)由肩底板(141)、限位脚孔(142)、头枕槽(298)、肩槽(144)、剪力锁组件(145)和头底板(147)构成,为头部定位的基底架,由呈梯形的头底板(147)和呈方形的肩底板(141)相连构成,头底板(147)中央凹陷形成头枕槽(298),其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三个成品字形排列的孔洞,下部平行排列有两个限位脚孔(142),在第三个孔洞与头底板(147)的梯形上角的连线上设有剪力锁组件(145),其中剪力锁组件(145)由锁孔组件(101)、上力剪(104)、剪轴组件(105)、剪座(108)、下力剪(110)、下钥杆(111)、锥止(112)、钥锥环(113)、钥锥(114)、锥腔(115)、上钥杆(116)、弹簧座(117)、按钮弹簧(118)和按钮(131)构成,剪力锁组件(145)为镶嵌于头底板(147)内的组件,其中剪座(108)和头底板(147)合为一体,剪力锁组件(145)的主体结构为剪刀状,由呈“C”字型的上力剪(104)和呈一字型的下力剪(110)围绕剪轴组件(105)构成,锁孔组件(101) 位于其中一端,另一端由上力剪(104)末端发出的上钥杆(116)和由下力剪(110)末端发出的下钥杆(111)组成,两杆呈水平状态并相切于钥锥(114),钥锥(114)呈现圆锥体形状,走行于剪座(108)上的钥锥环(113)中,锥止(112)位于钥锥(114)的顶端,与按钮弹簧(118)和呈“7”字型的弹簧座(117)相连,按钮(131)与钥锥(114)露出剪座(108)的一面连接,其中锁孔组件(101)由上力剪(104)、下力剪(110)、下锁杆(119)、左杆腔(120)、锁洞(121)、上锁杆(122)、右杆腔(123)和腔内壁(137)构成,是紧固和锁止的直接机构,锁洞(121)一端封闭,另一端穿过剪座(108)或头底板147,开口于头枕槽(298),锁洞(121)两侧壁缺如并内凹形成右杆腔(123)和左杆腔(120),由上力剪(104)末端发出的上锁杆(122)和由下力剪(110)末端发出的下锁杆(119)两杆呈水平状态分别容纳于右杆腔(123)和左杆腔(120)中,在弹力的作用下上锁杆(122)和下锁杆(119)相互靠拢,止于两侧杆腔的腔内壁(137),其中剪轴组件(105)由上力剪(104)、下力剪(110)、下弹支(124)、回复弹簧(125)、剪轴(126)、剪轴承(127)、上弹支(128)、上弹孔(129)和下弹支槽(130)构成,为剪力锁组件(145)的支持骨架结构,剪座(108)发出剪轴(126),上力剪(104)和下力剪(110)相互交叠贯穿于剪轴承(127),回复弹簧(125)套绕于剪轴(126)的顶端并发出上弹支(128)和下弹支(124)两个分支,上弹支(128)楔入位于上力剪(104)上的上弹孔(129),下弹支(124) 卡入位于下力剪(110)中的下弹支槽(130)并作用于下力剪(110);其中负压头枕组件(401)由头枕限位组件(138)、微粒包(139)和真空阀门(140)组成,是头颅定型的凹模构件,微粒包(139)为主体结构呈长方体形状,下部镶嵌有头枕限位组件(138),侧壁角落开口有真空阀门(140),其中头枕限位组件(138)由撞球(500)、缓坡部(132)、锥止部(133)、锥身(134)、头枕座(135)、渐紧纹(136)和限位脚孔(146)组成,头枕座(135)上发出呈圆锥台结构的锥身(134),从锥身(134)基底往上依次相连着圆锥台状的锥止部(133)、缓坡部(132)和半球形的撞球(500),其中缓坡部(132)上布满渐紧纹(136);其中头膜由肩膜(1)、肩条(2)、膜卯(3)、条定位豆(4)、条拉手(5)、面条(6)、顶条(7)、顶膜间隙(9)、颈膜间隙(12)、口鼻缺(13)、耳缺(14)、颈膜(18)、面膜(34)和顶膜(35)构成,本头膜主体结构由顶膜(35)、面膜(34)、颈膜(18)和肩膜(1)四块片状膜首尾依次相连构成,顶膜(35)呈等腰梯形,两腰缘游离形成顶膜间隙(9),上边缘接顶条(7),交接边缘中部设有条拉手(5),靠近顶条(7)两端各分布有一个贯穿顶条(7)的圆孔结构膜卯(3),条定位豆(4)位于顶条(7)中部的表面,其下边缘与面膜(34)相接,面膜(34)呈四边形,中心部位设计有呈椭圆形的口鼻缺(13),其两侧中间部位设计有耳缺(14),两个面条(6)分别位于面膜(34)的左右两边缘,其交接边缘中部设有条拉手(5),三个膜卯(3)等距分布并贯穿面条(6),其之间表面等距设有条定位豆(4),面膜(34)的下边缘连接于颈膜(18),颈膜(18)呈等腰梯形,两腰缘游离形成颈膜间隙(12),其下边缘与肩膜(1)相连,肩膜(1)呈四边形,其左右两边各连接有一个肩条(2),交接边缘中部各设有一个条拉手(5),靠近肩条(2)两端各分布有一个贯穿膜条的圆孔结构膜卯(3),条定位豆(4)位于顶条(7)中部的表面,其下边缘游离;其中外耳孔固定器由头底板(147)、凸轮式锁柱(263)和外耳孔接触组件(170)构成,外耳孔接触组件(170)通过自身结构与其中凸轮式锁柱(263)相连构成,共两件分布于头底板(147)在外耳孔部位的投影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未经浙江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08737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