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7353.2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梁波;吴钢;徐盛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14 | 分类号: | H01M8/04014;H01M8/0408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燃料电池,特点是包括燃烧室、分气室、环形多孔陶瓷结构、一条以上的微管、空气进气管、环形分解室、带有催化媒的多孔螺旋陶瓷气道构件、热交换室、换热管、一条以上的废气排气散热管、一条以上阳极汇流导线、若干条阴极汇流导线、增压阀及点火针;环形多孔陶瓷结构套设在燃烧室上;分气室设在燃烧室及环形多孔陶瓷结构的底部;在燃烧室上设有燃气进气管及废气排气管;微管设在环形多孔陶瓷结构中;多孔螺旋陶瓷气道构件套设在环形多孔陶瓷结构上,环形分解室套设在多孔螺旋陶瓷气道构件上;热交换室套设在环形分解室上,阳极汇流导线设在对应微管内,阴极汇流导线设在环形多孔陶瓷结构的孔内。其具有燃烧效率高,不产生含碳、硫气体,减少了污染气体排放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 ||
【主权项】:
一种氨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14)、分气室(4)及环形多孔陶瓷结构(13);其中所述环形多孔陶瓷结构(13)套设在燃烧室(14)上;所述分气室(4)设在燃烧室(14)及环形多孔陶瓷结构(13)的底部,所述环形多孔陶瓷结构(13)的进气口与分气室(4)连通,在所述分气室(4)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气孔(41),所述分气室(4)的出气孔(41)与燃烧室(14)连通;在所述燃烧室(14)上设有燃气进气管(17)及废气排气管(3);一条以上的微管(1);一条以上所述微管(1)设在环形多孔陶瓷结构(13)中,微管(1)位于燃烧室(2)的周围;空气进气管(15);所述空气进气管(15)的进气口与外界空气连通,空气进气管(15)的出气口与分气室(4)连通;环形分解室(9)及带有催化媒的多孔螺旋陶瓷气道构件(12);所述多孔螺旋陶瓷气道构件(12)套设在环形多孔陶瓷结构(13)上,所述环形分解室(9)套设在多孔螺旋陶瓷气道构件(12)上;所述多孔螺旋陶瓷气道构件(12)与环形分解室(9)配合形成螺旋气道(91),螺旋气道(91)的出气口与微管(1)的进气口连通;热交换室(21)、换热管(10)及一条以上的废气排气散热管(11);所述热交换室(21)套设在环形分解室(9)上,热交换室(21)的进气管(211)与外界液氨连通,热交换室(21)的出气口(212)与螺旋气道(91)的入气口连通;所述换热管(10)绕在环形分解室(9)上,换热管(10)的进气口(101)与微管(1)的出气口及环形多孔陶瓷结构(13)的出气口连通,换热管(10)的出气口(102)与外界连通;一条以上所述废气排气散热管(11)设在热交换室(21)内,废气排气散热管(11)的进气口(111)与废气排气管(3)连通,废气排气散热管(11)的出气口(112)与外界连通;一条以上阳极汇流导线(19)及若干条阴极汇流导线(23);所述阳极汇流导线(19)设在对应微管(1)内,阳极汇流导线(19)与外部电池负极连通;所述阴极汇流导线(23)设在环形多孔陶瓷结构(13)的孔内,阴极汇流导线(23)与外部电池正极连通;增压阀(16);所述增压阀(16)设在空气进气管(15)上;以及点火针(2);所述点火针(2)设在燃烧室(14)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10735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和便于散热的钒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