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弹舵面空间联动式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8338.7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0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陈超;陈文华;马善红;宋浩;周煦武;王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5/01 | 分类号: | F42B15/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导弹舵面空间联动式控制机构。目前舵机安装需占用较多弹体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每个舵舱一与相邻一个舵舱二通过连接舱固定;舵舱一连接方向舵一,舵舱二连接方向舵二;固定在方向舵一上的舵轴一与舵舱一构成转动副;转动块固定在舵轴一上;滑杆与转动块的通孔二构成滑动副;顶部设有凸台的滑块与导轨构成滑动副;连杆一两端分别与凸台和滑杆铰接;连杆二的一端与滑块固定;固定在连杆二另一端的螺母块与丝杠构成螺旋副;丝杠的一端与舵机二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方向舵二的舵轴二与舵舱二的通孔三构成转动副;舵机一的输出轴与舵轴二固定。本实用新型将某些方向舵的舵机移至另一个方向舵所在舵舱中,减少对弹体体积占用。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弹 空间 联动 控制 机构 | ||
【主权项】:
导弹舵面空间联动式控制机构,包括舵舱一和舵舱二,其特征在于:数量相同的舵舱一和舵舱二沿周向均布在弹体尾部,舵舱一和舵舱二均与弹体固定连接;每个舵舱一与相邻一个舵舱二通过连接舱固定连接,所有连接舱沿弹体周向均布;所述的舵舱一连接有方向舵一,舵舱二连接有方向舵二;固定在方向舵一上的舵轴一与舵舱一的通孔一和盲孔均构成转动副;所述的通孔一与盲孔同轴设置,且通孔一开设在舵舱一的通槽一顶部,盲孔开设在舵舱一的通槽一底部;转动块固定在舵轴一上;滑杆与转动块的通孔二构成滑动副,通孔二的轴线水平设置;顶部设有凸台的滑块与导轨构成滑动副,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支承在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上;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均固定在舵舱一的通槽一底部;连杆一两端分别与凸台和滑杆铰接;连杆二的一端与滑块固定;固定在连杆二另一端的螺母块与丝杠构成螺旋副;所述的丝杠两端分别支承在轴承座三和轴承座四上;丝杠的一端与舵机二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舵机二、轴承座三和轴承座四均与舵舱二的通槽二底部固定;方向舵二的舵轴二与舵舱二的通孔三构成转动副,通孔三开设在舵舱二的通槽二顶部;舵舱二的通槽二顶部固定有舵机架;舵机一固定在舵机架上,舵机一的输出轴与舵轴二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17833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