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真空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7678.6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王震宏;鲜晓斌;王晶;张志强;杨钊;陆喜;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B14/04 | 分类号: | F27B14/04;F27B14/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炉结构,包括炉体、熔炼系统、隔板阀门、气体出口通道、升降机构、冷凝圈、真空泵系统和低温液体进液通道;隔板阀门设置在炉体内、并将炉体分隔为上室和下室;熔炼系统设置在上室内、用于对金属进行熔炼;升降机构与熔炼系统连接、用于金属熔炼后将熔炼系统下拉到下室中;冷凝圈设置在下室内,所述低温液体进液通道通入炉体内部并与冷凝圈连接,用于通入低温液体至冷凝圈喷出,对熔炼后的金属进行冷却;气体出口通道与炉体连接,用于将低温液体气化形成的气体排出;真空泵系统与炉体连接,用于对炉体内部抽真空。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将熔炼与冷却融合在一体,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真空炉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真空炉结构,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熔炼系统(2)、隔板阀门(3)、气体出口通道(4)、升降机构(5)、冷凝圈(6)、真空泵系统(7)和低温液体进液通道(9);所述隔板阀门(3)设置在炉体内、并将炉体分隔为上室(10)和下室(8);所述熔炼系统(2)设置在上室(10)内、用于对金属进行熔炼;所述升降机构(5)与熔炼系统(2)连接、用于金属熔炼后将熔炼系统下拉到下室中;所述冷凝圈(6)设置在下室(8)内,所述低温液体进液通道(9)通入炉体内部并与冷凝圈(6)连接,用于通入低温液体至冷凝圈喷出,对熔炼后的金属进行冷却;所述气体出口通道(4)与炉体连接,用于将低温液体气化形成的气体排出;所述真空泵系统(7)与炉体连接,用于对炉体内部抽真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18767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CT感应取电的电源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电量指示器的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