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阻抗流式检测微小颗粒、细胞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8264.5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武;程振;徐友春;田丰;徐新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1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阻抗流式检测微小颗粒、细胞的微流控芯片,由PDMS盖片(1)与具有盖片形状和大小相适应的基片(2)键合而成,基片(2)上至少设置有一对微小电极(8),盖片上有微流控管道,基片(2)上设置有微小电极的一面和与之形成接触的盖片上的微流控管道接触面对准键合,实现对微流控管道的封闭;微流控管道由进样口(4)、一根主管道(7)和出样口(3)组成,主管道(7)具有样品导入管道(10)、收缩检测管道(11)和最狭窄部位(5)。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使用鞘流聚焦技术所必需的复杂管道和流体控制系统,优化的结构尺寸参数减小了管道尺寸缩小造成的流阻增大效应,同时又提高了检测的通量和灵敏度。 | ||
搜索关键词: | 阻抗 检测 微小 颗粒 细胞 微流控 芯片 | ||
【主权项】:
一种电阻抗流式检测微小颗粒、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由盖片(1)和与具有盖片形状和大小相适应的基片(2)键合而成,盖片(1)位于基片中央,基片(2)的边缘部分暴露在外,基片(2)上通过微电子加工有不少于两个微小电极(8),盖片上有微小的翻模出来的微流控管道,基片(2)上设置有微小电极的一面和盖片上含微流控管道的接触面对准键合,实现对微流控管道的封闭,同时使微小电极(8)位于微流控管道底面;微流控管道由进样口(4)、一根直的主管道(7)和出样口(3)组成,主管道(7)沿进样口到出样口中心的连线延伸,在连线两边呈对称的结构,从进样口到最狭窄检测部位(5)的中间段通过两处收缩部位(12)区分为样品导入管道(10)、用以引导被测颗粒/细胞在管道中央流动的收缩检测管道(11)和进一步收缩而形成的最狭窄部位(5),所述最狭窄部位(5)位于所述微小电极(8)间隙的正中间,微小电极(8)在最狭窄部位(5)的两边对称分布;对分散到溶液中的微粒/细胞进行检测时,微粒/细胞能够实现逐个依次通过最狭窄的检测部位(5),即流式检测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清华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18826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