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模式主动转向系统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2872.X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栾众楷;赵万忠;王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5/06;B62D6/00;B62D101/00;B62D119/00;B62D13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模式主动转向系统的控制器,以系统能耗函数为控制目标,对系统多个助力执行机构进行协调控制;其中,系统能耗函数包括电机能耗、液压机构能耗、控制器能耗及机械转向机构能耗;传感器模块采集转向系统各部分信号并传递至能量分析模块,通过能量分析模块求解系统能耗函数,并将计算结果传递至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以系统能耗函数为控制目标、系统理想助力特性为约束条件,对系统多个助力执行机构进行协调控制,实现在保证约束条件输出助力满足理想助力曲线下的转向经济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主动 转向 系统 控制器 | ||
【主权项】:
一种多模式主动转向系统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分析模块、传感器模块、电子控制单元、主动转向控制机构、主动转向执行机构、动力转向控制机构、动力转向执行机构、机械转向机构;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分别与能量分析模块、电子控制单元、主动转向控制机构、动力转向控制机构、动力转向执行机构、机械转向机构相连接,并传递信号至能量分析模块,然后输出信号至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分别与主动转向控制机构及动力转向控制机构连接,并输出伺服电机控制信号b、c、d给二者;所述的主动转向控制机构与主动转向执行机构相连接,其包括:伺服电机C;主动转向执行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第一减速机构及行星齿轮组,三者依次连接;所述的伺服电机C连接上述电子控制单元并接收其输出的伺服电机控制信号b,输出转矩依次经过电动推杆、第一减速机构、行星齿轮组的下齿圈,至机械转向机构;所述的动力转向控制机构与动力转向执行机构相连接,其包括:伺服电机A及伺服电机B;所述的动力转向执行机构包括:液压泵、储油罐、转阀、液压助力缸、第二减速机构及助力耦合器;所述的伺服电机A与伺服电机B分别连接上述电子控制单元并接收其输出的伺服电机控制信号c、d,伺服电机A输出转矩经过第二减速机构输出到助力耦合器;伺服电机B输出转矩驱动液压泵运行,产生的高压助力油液依次经过储油罐、转阀、液压助力缸形成压差从而产生助力并输出至助力耦合器,经耦合的助力输出至机械转向机构;所述的机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盘、转向柱、转向器及转向摇臂,四者依次连接,通过转向盘向机械转向机构输入力矩,力矩依次经转向柱、转向器、转向摇臂输出至下级机构直至车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24287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式汽车转向柱
- 下一篇:双转子电机线控转向系统及其失效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