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根‑菌根‑蚯蚓系统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7831.8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2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13 | 代理人: | 龚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新型涉及一种植根‑菌根‑蚯蚓系统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实验装置,包括承载槽、培养基材、渗透排水管、高压风机、喷淋泵、导气管、喷淋管、直流电极、电加热丝及半导体制冷装置,承载槽内设承载托网,承载槽底部与承载托网间构成过渡腔,培养基材嵌于承载槽内,高压风机、喷淋泵均安装在承载槽外表面上,其中高压风机通过导气管与承载槽连通,导气管与过渡腔相互连通,喷淋泵通过导流管与喷淋管连通,半导体制冷装置和电加热丝均安装在承载槽底部上,直流电极包括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本新型可有效的满足蚯蚓养殖及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理的需要,并可根据实际实验的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灵活调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根 菌根 蚯蚓 系统 修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实验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植根‑菌根‑蚯蚓系统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根‑菌根‑蚯蚓系统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实验装置包括承载槽、培养基材、渗透排水管、高压风机、喷淋泵、导气管、喷淋管、直流电极、电加热丝及半导体制冷装置,所述的承载槽为轴向截面为“凵”字型的槽状,承载槽内设承载托网,所述的承载托网与承载槽底部平行分布并与承载槽侧壁内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承载槽底部与承载托网间构成高度为5—20毫米的过渡腔,所述的培养基材嵌于承载槽内,其下端面与承载托网相抵,上端面低于承载槽上端面1—10厘米,所述的高压风机、喷淋泵均安装在承载槽外表面上,其中高压风机通过导气管与承载槽连通,且所述的导气管与承载槽的过渡腔相互连通,所述的喷淋泵通过导流管与喷淋管连通,所述的喷淋管至少两个,并通过滑轨与承载槽侧壁上端面滑动连接,所述的喷淋管通过定位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喷淋管与定位块通过棘轮机构铰接,并与承载槽上端面呈0°—90°夹角,所述的半导体制冷装置和电加热丝若干,并均安装在承载槽底部上,其中所述的电加热丝若干并环绕承载槽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的半导体制冷装置与承载槽同轴分布,所述的直流电极至少一组,且每组直流电极均包括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且正电极和负电极以承载槽中线对称分布,同一组直流电极组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间距为承载槽最小内经的1/3—2/3,且正电极和负电极与承载槽轴线平行分布,并嵌于培养基材内,且所述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嵌于培养基材内部分的长度不小于正电极和负电极总长度的80%,但不大于培养基材总高度的70%,所述的渗透排水管至少一条,嵌于承载槽侧表面上并与培养基材连接,所述的培养基材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分为过渡砂土层、复合粘土层、有机养料层、表层覆土层,其中所述的渡砂土层和表层覆土层厚度均为培养基材总厚度的10%—15%,所述的有机养料层厚度为培养基材总厚度的3%—15%,剩余的为复合粘土层,所述的复合粘土层包括粘土基材及硬质颗粒,所述的硬质颗粒均布于粘土基材中,且硬质颗粒总体积不大于粘土基材总体积的50%,所述的表层覆土层内均布植物种子及真菌菌种,且相邻植物种子间间隙为1—50毫米,真菌菌种位于植物种子正下方,并与植物种子间距为1—3厘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2578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变速自动化卧式焊机设备
- 下一篇:管件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