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活性炭颗粒吸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7576.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5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邱长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雷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活性炭颗粒吸附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系统、第二管路系统、第三管路系统、第一吸附器、第二吸附器以及第三吸附器,本实用新型显著优点在于,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同一吸附器主体可以同时净化、吸附两台设备的废气;投资小、见效快,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有的动作切换,均由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创新的采用热风干燥,通过热风机将热风输送至各吸附器,随着吸附器加热,水蒸气会随之蒸发;采用三个吸附器,净化气体更干净;设有冷凝器以及分离槽,便于废弃冷却,更容易分离废弃各杂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活性炭 颗粒 吸附 回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活性炭颗粒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活性炭颗粒吸附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系统(1)、第二管路系统(2)、第一吸附器(4)、第二吸附器(5)以及第三吸附器(6);所述第一管路系统(1)包括热风泵(11)、第一干管(12)以及第二干管(13),所述第一干管(12)包括第一进气支管(111)、第二进气支管(112)以及第三进气支管(113),所述第二干管包括第一出气支管(114)、第二出气支管(115)以及第三出气支管(116);所述第二管路系统(2)包括第一过滤器(21)、第一冷凝器(22)、第一分离槽(23)、第一回收管(24)、第一气管(211)、第二气管(212)、第三气管(213)、第四气管(214)、第五气管(215)以及第六气管(216),所述第一吸附器(4)、第二吸附器(5)以及第三吸附器(6)均呈圆柱体构造,均分为左半部与右半部,均内置活性炭颗粒;所述第一管路系统(1)其热风泵(11)出气处与第一干管(12)左端连接,所述第一干管(12)右端有3个进气支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111)穿过第一吸附器(4)与所述第一出气支管(114)连接,所述第二进气支管(112)穿过第二吸附器(5)与所述第二出气支管(115)连接,所述第三进气支管(113)穿过第三吸附器(6)与所述第三出气支管(116)连接;所述第二管路系统(2)其第一气管(211)一端与第一过滤器(21)左端连接,另一端为进废气口,所述第二气管(212)一端与第一过滤器(21)右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吸附器(4)左半部下端连接,所述第三气管(213)一端与第一吸附器(4)左半部上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吸附器(5)右半部上端连接,所述第四气管(214)一端与第二吸附器(5)右半部下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吸附器(6)左半部下端连接,所述第五气管(215)一端与第三吸附器(6)左半部上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22)上端连接,所述第六气管(216)一端与第一冷凝器(22)下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分离槽(23)下半部连接,所述第一回收管(24)与第一分离槽(23)上半部连接;所述新型活性炭颗粒吸附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管路系统(3),所述第三管路系统(3)包括第二过滤器(31)、第二冷凝器(32)、第二分离槽(33)、第二回收管(34)、第七气管(311)、第八气管(312)、第九气管(313)、第十气管(314)、第十一气管(315)以及第十二气管(316),所述第三管路系统(3)其第七气管(311)一端与第二过滤器(31)右端连接,另一端为进废气口,所述第八气管(312)一端与第一过滤器(31)左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吸附器(6)右半部下端连接,所述第九气管(313)一端与第三吸附器(6)右半部上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吸附器(5)左半部上端连接,所述第十气管(314)一端与第二吸附器(5)左半部下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吸附器(4)右半部下端连接,所述第十一气管(315)一端与第一吸附器(4)右半部上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冷凝器(32)上端连接,所述第十二气管(316)一端与第一冷凝器(32)下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分离槽(33)下半部连接,所述第二回收管(34)与第二分离槽(33)上半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雷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宿迁雷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28757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用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营养牛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