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帽除雾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7684.5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0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刘佳明;柏宗宪;张鑫;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帽除雾散热装置,包括进气孔、太阳能电板、帽壳、储电装置、出气孔、控温装置、通气道A、通气道B、通气道C、内盔、透气孔,其特征在于内盔设于帽壳内部,内盔上的通气道A与帽壳上的进气孔正对,空气经过进气孔进入到通气道A后沿图中箭头进入控温装置,控温装置由帽壳上的储电装置提供电能,而储电装置由太阳能电板产生电量进行充电,控温装置将空气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后空气便进入通气道B,经过通气道B后空气直接吹向挡风镜,帽壳内部空气将进入通气道C,沿图示箭头在通气道C中流动,头部产生的热量经过透气孔进入通气道C而被带走,最后经帽壳上的出气孔流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帽 散热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安全帽除雾散热装置,包括进气孔(1)、太阳能电板(2)、帽壳(3)、储电装置(4)、出气孔(5)、控温装置(6)、通气道A(7(A))、通气道B(7(B))、通气道C(7(C))、内盔(8)、透气孔(9);其特征在于:内盔(8)设于帽壳(3)内部,内盔(8)上有控温装置(6)、透气孔(9)、通气道A(7(A))、通气道B(7(B))和通气道C(7(C)),通气道A(7(A))与帽壳(3)上的进气孔(1)正对,空气经过进气孔(1)进入到通气道A(7(A))后,紧接着进入控温装置(6),控温装置(6)由帽壳(3)上的储电装置(4)提供电能,而储电装置(4)由太阳能电板(2)产生电量进行充电,控温装置(6)将空气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后空气便进入通气道B(7(B)),经过通气道B(7(B))后空气直接吹向挡风镜,从而达到除雾效果,由于帽壳(3)为封闭空间,因而帽壳(3)内部空气将进入通气道C(7(C)),头部产生的热量经过透气孔(9)进入通气道C(7(C))而被带走,最后经帽壳(3)上的出气孔(5)流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3768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