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沙半干旱区玉米防蚀微地形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6720.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1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尹光华;谷健;费振敏;胡波;刘莉;张洪文;刘玉成;张晓红;韩彦红;李墨染;高庆新;宝琴;李伟;杨阳;于久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16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风沙半干旱区玉米防蚀微地形模型,主要是将传统的100~120cm的耕作垄改变为150cm的大垄,微地形的长度为150cm,包括起垄区A、玉米种植区B和秸秆覆盖区C,起垄区A位于微地形的两侧,长度为48cm,玉米种植区B和秸秆覆盖区C位于中间,长度为102cm;起垄区A的起垄高度为11.0cm,起垄宽度为24cm;玉米种植区B和秸秆覆盖区C长度分别为51cm,两者以两年为周期,通过交替转换实现防蚀增效。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风沙半干旱区农田风蚀量,使土壤得到一年的休耕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玉米产量和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沙 旱区 玉米 防蚀微 地形 模型 | ||
【主权项】:
一种风沙半干旱区玉米防蚀微地形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4),该底盘(4)内填充有种植土壤(5),所述种植土壤(5)区域的两侧均为起垄区(A),在该两侧起垄区(A)之间分别设有玉米种植区(B)及秸秆覆盖区(C),该玉米种植区(B)与秸秆覆盖区(C)根据在种植周期中交替转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5672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