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舶导航和通讯设备数据接口检查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834.5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倪峰;金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峰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R3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导航和通讯设备数据接口检查的测试系统,包括单片机模块、按键控制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电源VCC;其中,所述按键控制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和电源VCC均与单片机相连;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携带、反应灵敏,要传输的传感器信号指令参数以及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检测参数直观地显示在LCD屏幕上,通过按键可以任意选择要输出的指令参数,方便船舶上的通过端口连接的传感器和仪表的故障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导航 通讯设备 数据 接口 检查 测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船舶导航和通讯设备数据接口检查的测试系统,包括单片机模块、按键控制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电源VCC;其中,所述按键控制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和电源VCC均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模块包括处理芯片U1、稳压芯片LM1、晶振Y1、电阻R17、电阻R19、电阻R20、电容C15‐C18;其中,晶振Y1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均与处理芯片U1的外部时钟输入端口相连,晶振Y1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一端相连后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1的外部时钟输出端口相连;电容C17的另一端和电容C18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9的一端与处理芯片U1的启动端口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0的一端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5的一端与稳压芯片LM1的输入端口均与电源VCC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LM1的接地端口均接地;电容C16的一端与稳压芯片LM1的输出端口相连后接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电容C16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1的接地端口均接地;所述LCD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模块P1、电位器RPot1、极性电容C12;其中,液晶模块P1的接地端接地,液晶模块P1的电源端口与电源VCC相连;电位器RPot1的滑动端和线圈的一端均与液晶模块P1的对比度调整端相连,电位器RPot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液晶模块P1的选择输入端口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液晶模块P1的读写选择端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液晶模块P1的使能端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液晶模块P1的输入输出数据端口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液晶模块P1的背光电源正极、极性电容C12的正极均与电源VCC相连;液晶模块P1的背光电源负极、极性电容C12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探头U2、电阻R6‐R7、电容C6;其中,电阻R7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相连后接红外接收探头U2的电源端口,红外接收探头U2的接地端口和电容C6的另一端均接地,红外接收探头U2的数据输出端口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后接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电源VCC相连;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16、电阻R8、三极管Q1;其中,电阻R16的一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所述第一串口通信模块包括串口转换芯片U3、RS232接口、电容C1‐C3、电容C5、电容C13;其中,串口转换芯片U3的正向电荷泵正端口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3的正向电荷泵负端口与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3的反向电荷泵正端口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3的反向电荷泵负端口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3的电荷泵正向输出端口与电容C5的一端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3的电荷泵负向输出端口与RS232接口的第五引脚相连后接电容C3的一端,C5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串口转换芯片U3的供电端口和电容C13的一端均与电源VCC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3的接地端口和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RS232接口的第二引脚与串口转换芯片U3的数据输出端口相连;RS232接口的第三引脚与串口转换芯片U3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3的数据输出端口与处理芯片U1的第一串口数据输入端口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3的数据输入端口与处理芯片U1的第一串口数据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串口通信模块包括串口转换芯片U4、RS485接口J1、电阻R9‐R13、电感L1、电感L2、电容C14;其中,串口转换芯片U4的数据输出端口分别与处理芯片U1的第二串口数据输入端口和电阻R9的一端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4的数据接收控制端口与数据发送控制端口均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4的数据输入端口与处理芯片U1的第二串口数据输出端口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串口转换芯片U4的供电端口、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均与电源VCC相连;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串口转换芯片U4的第一差分输入端口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4的第二差分输入端口分别与电阻R13的另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串口转换芯片U4的接地端口和电阻R10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RS485接口J1的第三端口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与RS485接口J1的第四端口相连;RS485接口J1的第一端口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RS485接口J1的第二端口与电感L2的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按键控制模块包括按键S1‐S4、电阻R1、电阻R4、电阻R5、电阻R11、电容C8‐C10、电容C14;其中,电阻R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均与电源VCC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8的一端、按键S1的一端相连后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9的一端、按键S2的一端相连后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电容C10的一端、按键S3的一端相连后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14的一端、按键S4的一端相连后与处理芯片U1的I/O端口相连;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均接地;按键S1的另一端、按键S2的另一端、按键S3的另一端、按键S4的另一端均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峰,未经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7783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