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动车组端角柱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0905.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韩锋;吕义;杨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7/06;B21D53/88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高速动车组端角柱成型模具属于高速动车组用端角柱的成型模具装置领域,该模具包括上模座以及与上模座下端面的四角分别对应连接的四个导柱、上方凸模、上方凸模夹板机构、气垫压料板机构和下模座机构。本实用新型利用端角柱成型压模型腔通过其径向对称的两个竖直焊接挡边容纳型腔、空心方断面铝型材容纳型腔和水平钩形焊接背板容纳型腔分别对应容纳端角柱上的两个竖直焊接挡边、空心方断面铝型材以及水平钩形焊接背板,因此,该端角柱成型压模型腔结构可以近乎完美地与端角柱的横断面轮廓相互匹配,从而起到提高成型精度,改善回弹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车组 角柱 成型 模具 | ||
【主权项】:
高速动车组端角柱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座(6)以及与上模座(6)下端面的四角分别对应连接的四个导柱(12);其特征在于:该端角柱成型模具还包括上方凸模(7)、上方凸模夹板机构(8)、气垫压料板机构(9)和下模座机构(10),上方凸模(7)的上方凸模下端面(7‑1)包括上方凸模下端面中部水平段、上方凸模下端面左侧圆弧段P5、上方凸模下端面右侧圆弧段P6、上方凸模下端面左侧圆弧段P5的左侧切线直线段和上方凸模下端面右侧圆弧段P6的右侧切线直线段,上方凸模下端面(7‑1)的两个外侧壁的间距为L1,L1=L‑0.5mm,上方凸模下端面中部水平段到上方凸模(7)的上端面的高度为S,S为给定的常量;上方凸模下端面(7‑1)的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彼此对称的两个棱台(7‑2),棱台(7‑2)的宽度为b1,b1=b+0.5mm,棱台(7‑2)到上方凸模(7)的上端面的高度为k,k为给定的常量;棱台(7‑2)到上方凸模下端面(7‑1)的距离为h;上方凸模下端面中部水平段的长度与端角柱中间直线段Q的长度相同;上方凸模夹板机构(8)包括上方凸模长夹板(8‑1)和上方凸模短夹板(8‑2),上方凸模短夹板(8‑2)的右侧壁上设有凸模短夹板倒角(8‑2‑1),凸模短夹板倒角(8‑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凸模短夹板倒角(8‑2‑1)的下边缘到上方凸模短夹板(8‑2)上端面的高度为f,f=k+V,其中k为棱台(7‑2)到上方凸模(7)的上端面的高度,k为给定的常量;V是端角柱(1)的竖直档边倒角(1‑2‑1)的下端到竖直钩形焊接背板(1‑2‑2)的最上端的距离;上方凸模短夹板(8‑2)上端面到下端面的总体高度为m的取值范围是k+V<m<k+h,其中k为棱台(7‑2)到上方凸模(7)的上端面的高度,k为给定的常量;h为棱台(7‑2)到上方凸模下端面(7‑1)的距离;凸模短夹板倒角(8‑2‑1)的水平宽度为a;上方凸模短夹板(8‑2)的下端面与上方凸模下端面(7‑1)平行,其二者的间距为S‑m,S为上方凸模下端面中部水平段到上方凸模(7)的上端面的高度,S为给定的常量;m为上方凸模短夹板(8‑2)上端面到下端面的总体高度,其的取值范围是k+V<m<k+h;凸模短夹板倒角(8‑2‑1)的下边缘到上方凸模短夹板(8‑2)下端面的高度为D,D=m‑f;上方凸模长夹板(8‑1)的左侧壁上设有凸模长夹板倒角(8‑1‑1),凸模长夹板倒角(8‑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凸模长夹板倒角(8‑1‑1)的下边缘到上方凸模长夹板(8‑1)上端面的高度为f,f=k+V,其中k为棱台(7‑2)到上方凸模(7)的上端面的高度,k为给定的常量;V是端角柱(1)的竖直档边倒角(1‑2‑1)的下端到竖直钩形焊接背板(1‑2‑2)的最上端的距离;k为给定的常量;凸模长夹板倒角(8‑1‑1)的下边缘到上方凸模长夹板(8‑1)下端面的高度为N,N=H‑V;H是型材断面的总高度尺寸;凸模长夹板倒角(8‑1‑1)的水平宽度为a;上方凸模长夹板(8‑1)的左侧壁下端还设有水平钩形焊接背板压弯型腔(8‑1‑2),水平钩形焊接背板压弯型腔(8‑1‑2)的宽度为C1,C1=C+0.5mm,C为水平钩形背板(1‑3)的宽度;上方凸模长夹板(8‑1)的下端面与上方凸模下端面(7‑1)平行,其二者的间距为e,该e值是端角柱(1)的端角柱上端面(1‑1‑1)与端角柱(1)的底面(1‑1‑2)的距离;水平钩形焊接背板压弯型腔(8‑1‑2)的上方内壁曲面与上方凸模下端面(7‑1)平行,其二者的间距为d;气垫压料板机构(9)位于上方凸模下端面中部水平段的正下方,气垫压料板机构(9)包括气垫压料板(9‑1)、气垫压料板托杆(9‑2)、气垫压料板前方导向块(9‑3)和气垫压料板后方导向块(9‑4),气垫压料板前方导向块(9‑3)和气垫压料板后方导向块(9‑4)均为矩形块,其二者均对称地固连在下模座机构(10)的下模座上,并且其二者共同将气垫压料板(9‑1)夹在中间;气垫压料板托杆(9‑2)放置在压力机工作台的托杆孔内;气垫压料板前方导向块(9‑3)、气垫压料板后方导向块(9‑4)和气垫压料板(9‑1)三者的长度均与端角柱中间直线段Q的长度相同;气垫压料板(9‑1)包括砧板(9‑1‑1)和毛坯件定位挡块(9‑1‑2);毛坯件定位挡块(9‑1‑2)位于砧板(9‑1‑1)上端面的左侧,其二者一体成形;砧板(9‑1‑1)的上端面以及毛坯件定位挡块(9‑1‑2)的上端面均为水平端面;毛坯件定位挡块(9‑1‑2)的右侧壁与凸模短夹板倒角(8‑2‑1)的下边缘所在的凸模短夹板竖直端面共面,毛坯件定位挡块(9‑1‑2)的上端面到砧板(9‑1‑1)的上端面的距离E=H‑V‑D;H是型材断面的总高度;D是凸模短夹板倒角(8‑2‑1)的下边缘到上方凸模短夹板(8‑2)下端面的高度;V是端角柱(1)的竖直档边倒角(1‑2‑1)的下端到竖直钩形焊接背板(1‑2‑2)的最上端的距离;下模座机构(10)包括下模座(10‑1)、左侧凹模(10‑2)和右侧凹模(10‑3),下模座(10‑1)的四角分别通过四个导柱(12)与上模座(6)的四角对应连接;左侧凹模(10‑2)的横断面的形状和尺寸均与气垫压料板(9‑1)的横断面的形状及其尺寸完全相同;左侧凹模(10‑2)的上端面与上方凸模下端面左侧圆弧段P5及其左侧切线直线段均对应平行;右侧凹模(10‑3)的横断面的形状和尺寸均与气垫压料板(9‑1)的横断面的形状及其尺寸完全相同;右侧凹模(10‑3)的上端面与上方凸模下端面右侧圆弧段P6及其右侧切线直线段均对应平行;左侧凹模(10‑2)和右侧凹模(10‑3)均固连于下模座(10‑1)上,并且其二者共同从左、右两侧将气垫压料板(9‑1)无缝隙地夹在中间;所述上方凸模长夹板(8‑1)、上方凸模短夹板(8‑2)和上方凸模(7)三者的上端面均分别与上模座(6)固连,其四者共同构成一个上方凸模下压机构;上方凸模长夹板(8‑1)与上方凸模短夹板(8‑2)彼此相对布置;凸模长夹板倒角(8‑1‑1)与凸模短夹板倒角(8‑2‑1)镜像对称,凸模长夹板倒角(8‑1‑1)下方的凸模长夹板左侧壁与凸模短夹板倒角(8‑2‑1)下方的凸模短夹板右侧壁的间距为F1,F1=F+0.5mm;F值是两个竖直焊接挡边(1‑2)的外侧壁间距;气垫压料板机构(9)和下模座机构(10)二者共同构成一个下方凹模支撑机构;当上方凸模下压机构与下方凹模支撑机构彼此闭合时,其二者共同合围形成一个端角柱成型压模型腔(11),该端角柱成型压模型腔(11)的轮廓形状与端角柱(1)横断面的外轮廓形状完全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8090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体的运动轨迹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门角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