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生产中车间用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9665.5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6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生;刘希超;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秋生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D36/04;E03B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药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中药生产中车间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循环设备主体,所述水循环设备主体的内腔顶部左侧设置有滤水池,所述滤水池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滤水池的内腔顶部和顶部相连接,与现有的中药生产中车间用水循环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热水和冷水分开进行回收利用,对回收来的热水加热后循环输送给中药制备车间热水供水系统中,这样可以对中药生产中使用的蒸汽或者热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而冷水通过过滤和沉淀后一部分回流到中药制备车间冷水供水系统中,还有一部分存储在储水池中,为消防提供水资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生产 车间 水循环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中药生产中车间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循环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设备主体(1)的内腔顶部左侧设置有滤水池(2),所述滤水池(2)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3),且过滤网(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滤水池(2)的内腔顶部和顶部相连接,所述滤水池(2)的左侧设置有冷水进水管(4),且冷水进水管(4)的左端分别贯穿滤水池(2)的左侧壁和水循环主体(1)的左侧壁,所述滤水池(2)的底部设置有排沙管(7),且排沙管(7)位于过滤网(3)的左侧,所述排沙管(7)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8),且排污管(8)的右端伸出水循环设备主体(1)的右侧壁,所述滤水池(2)的内腔设置有水泵(5),且水泵(5)位于过滤网(3)的右侧,所述水泵(5)的右侧设置有输水管(6),且输水管(6)的右端伸出滤水池(2),所述输水管(6)的右侧设置有沉淀池(9),所述沉淀池(9)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0),且排泥管(10)的底部与排污管(8)相连通,所述沉淀池(9)的右侧设置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的右侧设置有储水池(12),所述储水池(12)的顶部设置有供水管(13),且供水管(13)的顶部伸出水循环设备主体(1)的顶部,所述储水池(12)的左侧设置有消防水管(14),且消防水管(14)的右端伸出水循环设备主体(1)的右侧壁,所述水循环设备主体(1)的内腔底部左侧设置有热水储水罐(15),所述热水储水罐(15)的左侧设置有热水进水管(16),且热水进水管(16)的左端伸出水循环设备主体(1)的左侧壁,所述热水储水罐(15)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7),所述热水储水罐(15)的内腔中心处设置有电加热器(18),所述热水储水罐(15)的右侧设置有热水循环管(19),且热水循环管(19)的右端伸出水循环设备主体(1)的右侧壁,所述热水循环管(19)上设置有热水循环泵(20),且热水循环泵(20)位于水循环设备主体(1)的内腔,所述水循环设备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器(21),所述控制器(21)分别电性连接水泵(5)、温度感应器(17)、电加热器(18)和热水循环泵(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秋生,未经张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9966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