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锻造曲轴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5560.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5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大久保润一;田村宪司;吉田邦裕;黄三守;中野竜辅;堀雅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K1/08 | 分类号: | B21K1/08;B21J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包括第1预成形工序、第2预成形工序以及最终预成形工序。在第2预成形工序中,通过利用一对第1模具(40)将初始坯件(23)压下,获得中间坯件。一对第1模具(40)包括要与将要成为臂部的部位以及将要成为该臂部所一体地具有的平衡块部的部位抵接的曲柄臂加工部(42c)。曲柄臂加工部(42c)具有臂加工部(42d)和平衡块加工部(42e)。臂加工部(42d)和平衡块加工部(42e)整体上呈凹状,平衡块加工部的开口宽度(Bw)随着远离凹状的底面而变宽。由此,在坯件中,能够在将要成为臂部的部位和将要成为该臂部所一体地具有的平衡块部的部位之间分配体积,能够提高材料成品率。 | ||
搜索关键词: | 锻造 曲轴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锻造曲轴的制造方法,该锻造曲轴具备:成为旋转中心的轴颈部;销部,其相对于所述轴颈部偏心;曲轴臂部,其将所述轴颈部和所述销部相连;以及配重部,全部或一部分所述曲轴臂部一体地具有该配重部,该锻造曲轴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第1预成形工序,在该第1预成形工序中,在钢坯中的将要成为所述销部的部位和将要成为所述轴颈部的部位,使截面积减小而形成扁平部;第2预成形工序,在该第2预成形工序中,将在所述第1预成形工序获得的初始坯件以所述扁平部的宽度方向为压下方向而利用一对第1模具压下,从而获得将要成为一体地具有所述配重部的曲轴臂部的部位和将要成为所述曲轴臂部所一体地具有的所述配重部的部位的厚度比精加工尺寸厚的中间坯件;以及最终预成形工序,在该最终预成形工序中,利用第2模具将所述中间坯件中的将要成为一体地具有所述配重部的曲轴臂部的部位和将要成为所述曲轴臂部所一体地具有的所述配重部的部位从所述中间坯件的轴向压下,并且,将所述中间坯件从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压下,从而在所述中间坯件造形出所述锻造曲轴的形状,所述一对第1模具具有:曲柄臂加工部,其要与将要成为一体地具有所述配重部的曲轴臂部的部位和将要成为所述曲轴臂部所一体地具有的所述配重部的部位抵接;销加工部,其要与将要成为所述销部的部位抵接;以及轴颈加工部,其要与将要成为所述轴颈部的部位抵接,所述曲柄臂加工部在所述一对第1模具中的一者具有要与将要成为所述曲轴臂部的部位抵接的臂加工部和要与将要成为所述配重部的部位抵接的平衡块加工部,所述臂加工部和平衡块加工部整体上呈凹状,且所述臂加工部位于所述凹状的底面侧,并且所述平衡块加工部位于所述凹状的开口侧,所述平衡块加工部的开口宽度随着远离所述凹状的底面而变宽,在所述第2预成形工序中,利用所述销加工部和所述轴颈加工部将所述扁平部压下,随着所述扁平部的压下,将将要成为一体地具有所述配重部的所述曲轴臂部的部位和将要成为所述曲轴臂部所一体地具有的所述配重部的部位向所述凹状的曲柄臂加工部的底面侧压入而使其变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1556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局部直径扩大的套筒
- 下一篇:锻造曲轴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