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的电解质层的电致变色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8311.8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2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U·波塞特;C·约斯特;M·肖特;J·克拉德;C·米勒;M·贝克;M·平斯克尔;T·博科尔;R·梅萨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宝马汽车制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16 | 分类号: | G02F1/1516;G02F1/1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振东;过晓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元件,其包含两个内侧导电基底、具有金属配合物化合物的层状工作电极,其能够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由氧化态到还原态的转变伴随着颜色深化,由还原态到氧化态的转变伴随着相应的颜色弱化、透明的柔性膜形式的电解质层及对电极,其能够嵌入电解质材料的可移动的阳离子和/或允许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第二电极的材料在由氧化态转变成还原态时在金属配合物化合物发生颜色深化的波长范围内不发生颜色深化,优选根本不发生颜色深化,其中所述电解质层至少具有以下组份:(a)可交联的杂化预聚物、(b)可交联的有机单体或预聚物、(c)不可交联的热塑性有机聚合物,及可离解的盐,其无机阳离子可以在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存在电荷差时在这些电极之间移动。所述电致变色元件尤其是适合作为汽车安装玻璃的成分。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善 电解质 变色 元件 | ||
【主权项】:
电致变色元件,其包含‑第一和第二基底,其中这些基底均是对于可见光透明的,并且在其朝向电致变色电池内部的侧面上具有导电表面,‑层状工作电极,其与这两个基底中的第一基底的导电表面接触,并且具有能够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金属配合物化合物,其中由氧化态到还原态的转变伴随着颜色深化,由还原态到氧化态的转变伴随着相应的颜色弱化,‑位于工作电极与其他基底之间并且包含可移动的金属阳离子的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电解质材料与其他基底的导电涂层之间的对电极,其能够嵌入电解质材料的可移动的阳离子和/或允许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第二电极的材料在由氧化态转变成还原态时在金属配合物化合物发生颜色深化的波长范围内不发生颜色深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是透明的柔性膜,其是通过使用至少以下组份制成的:(a)可交联的杂化预聚物,(b)可交联的有机单体或预聚物,(c)不可交联的热塑性有机聚合物,及(d)可离解的盐,其无机阳离子可以在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存在电荷差的情况下在这些电极之间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宝马汽车制造股份公司,未经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宝马汽车制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1831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