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除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8264.3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1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小仓新一;甲斐茂高;牧泰秀;阿部知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孟伟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电池壳体(12)形成开口部(38′)(时刻t1~时刻t5)。接着,将电解液从电池壳体(12)的内部经开口部(38′)吸出到已密封减压的电解液回收捕集器(64)(时刻t5~时刻t6)。接着,将不含电解质的溶剂从溶剂罐(62)经开口部(38′)注入电池壳体(12)的内部(时刻t8~时刻t9)。之后,将混合液从电池壳体(12)的内部经开口部(38′)吸出到已密封减压的电解液回收捕集器(64)(时刻t10~时刻t11)。通过进行上述处理,能够高效地大量分解回收包含电池壳体(12)的电池构成部件。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电解质 除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除去方法,其为从填充有电解液的电池壳体(12)的内部除去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开口部形成工序,在所述电池壳体(12)形成开口部(38’);电解液吸出工序,将电解液从所述电池壳体(12)的内部经所述开口部(38’)吸出到已密封减压的电解液回收捕集器(64);溶剂注入工序,将不含电解质的溶剂从溶剂罐(62)经所述开口部(38’)注入所述电池壳体(12)的内部;和混合液吸出工序,将混合液从所述电池壳体(12)的内部经所述开口部(38’)吸出到已密封减压的所述电解液回收捕集器(64),该混合液包含在所述溶剂注入工序中注入到所述电池壳体(12)的内部的所述溶剂和残留于所述电池壳体(12)的内部的电解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382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中热水采暖系统
- 下一篇:高背压双转子电热机组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