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晶圆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5719.0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忠昭;久津间保德;芦田晃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学校法人关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C30B29/36 | 分类号: | C30B29/36;C30B19/04;C30B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吕秀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第1工序中,在SiC基板(40)的表面形成凸部(42)并蚀刻该SiC基板(40)。在第2工序中,除去根据MSE法使SiC基板(40)的凸部(42)外延生长而在垂直(c轴)方向大幅地生长的包含螺旋位错的外延层(43a)的至少一部分。在第3工序中,通过在进行了第2工序的SiC基板(40)上再次进行MSE法,使得不包含螺旋位错的外延层(43)彼此在水平(a轴)方向生长而互相以分子层级连接,进而在SiC基板(40)的Si面或C面的全面生成1个大面积的单晶4H‑SiC的半导体晶圆(45)。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晶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第1工序,在所述第1工序中,通过在SiC基板的表面形成凸部,并在Si蒸气压力下加热该SiC基板,对该SiC基板进行蚀刻;第2工序,在所述第2工序中,通过一边在进行了所述第1工序的所述SiC基板的所述凸部侧配置碳供给部件,一边使Si熔液夹在其间且进行加热,根据亚稳态溶剂外延法使所述SiC基板的所述凸部外延生长而形成外延层,通过进行该外延生长,使包含螺旋位错的外延层在垂直(c轴)方向上比不包含螺旋位错的外延层大幅地生长,然后除去包含该螺旋位错的外延层的至少一部分;和第3工序,在所述第3工序中,通过在进行了所述第2工序的所述SiC基板上再次进行所述亚稳态溶剂外延法,使得不包含螺旋位错的外延层彼此在水平(a轴)方向生长而互相以分子层级连接,进而在所述SiC基板的表面即Si面(0001面)或C面(000‑1面)生成至少1个大面积的单晶4H‑SiC的半导体晶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学校法人关西学院,未经学校法人关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6571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均匀的径向氧变化的硅晶片
- 下一篇:单晶碳化硅的制造方法及收容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