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垂直层叠结构的3D静态RAM核心单元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7156.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1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权智敏;郑成俊;金载俊;赵吉元;庆修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基盘柔软电子素子研究团;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H10B10/00 | 分类号: | H10B10/00;H10K10/00;H10K19/00;H01L27/06;H01L21/768;H10K7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王新春;曹正建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了具有垂直层叠结构的3D静态RAM核心单元,所述静态RAM核心单元包括六个薄膜晶体管,每个薄膜晶体管具有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静态RAM核心单元包括:两个开关薄膜晶体管,每个开关薄膜晶体管连接到位线和字线并选择数据的记录和读取;以及四个数据存储薄膜晶体管,其连接到电源电压(Vdd)或接地电压(Vss)并能够记录和读取数据。所述静态RAM核心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层、第二晶体管层以及第三晶体管层,所述第一晶体管层包括从所述六个薄膜晶体管中选择的两个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层位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层上并包括从另外的四个薄膜晶体管中选择的两个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层位于所述第二晶体管层上并包括另外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层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层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层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层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电连接。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具有垂直层叠结构的3D静态RAM核心单元通过将相同类型的有机晶体管布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使其垂直层叠而允许在制造存储元件时省去用于形成不同类型的有机晶体管的复杂图案化工艺,并且通过减小存储元件占用的面积而可以增大半导体电路的集成度。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垂直 层叠 结构 静态 ram 核心 单元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垂直层叠结构的3D静态RAM核心单元,其包括六个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静态RAM核心单元包括:两个开关薄膜晶体管,各个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均连接到位线和字线,以选择数据的记录和读取;和四个数据存储薄膜晶体管,所述四个数据存储薄膜晶体管连接到电源电压(Vdd)或接地电压(Vss),以记录和读取数据,所述静态RAM核心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层,所述第一晶体管层包括从所述六个薄膜晶体管中选择的两个薄膜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层,所述第二晶体管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晶体管层上并且包括从剩余的四个薄膜晶体管中选择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层,所述第三晶体管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晶体管层上并且包括剩余的两个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层的至少一个电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层的至少一个电极彼此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晶体管层的至少一个电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层的至少一个电极彼此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基盘柔软电子素子研究团;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纳米基盘柔软电子素子研究团;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7715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