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线交叉角支撑银弧门控全凹坑面曲底阴极结构的发光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0873.6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1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魁;高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J29/04 | 分类号: | H01J29/04;H01J29/46;H01J31/12;H01J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晓,肖明芳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线交叉角支撑银弧门控全凹坑面曲底阴极结构的发光显示器,包括由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前抗真空压硬质平板和透明玻璃框所构成的真空室;在前抗真空压硬质平板上有阳极薄氧化物透射方层、与阳极薄氧化物透射方层相连的阳极长延伸银白层以及制备在阳极薄氧化物透射方层上面的荧光粉层;在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上有三线交叉角支撑银弧门控全凹坑面曲底阴极结构;位于真空室的消气剂和薄消隐壁附属元件。具有阳极电流大、发光灰度可调节性能优异、制作工艺可靠、响应时间短、发光亮度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线 交叉 支撑 门控 全凹坑面曲底 阴极 结构 发光 显示器 | ||
【主权项】:
一种三线交叉角支撑银弧门控全凹坑面曲底阴极结构的发光显示器,包括真空室和位于真空室内的消气剂和薄消隐壁,所述真空室由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前抗真空压硬质平板和透明玻璃框组成,在前抗真空压硬质平板上有阳极薄氧化物透射方层、与阳极薄氧化物透射方层相连的阳极长延伸银白层以及制备在阳极薄氧化物透射方层上面的荧光粉层;在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上有三线交叉角支撑银弧门控全凹坑面曲底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作为三线交叉角支撑银弧门控全凹坑面曲底阴极结构的衬底,所述衬底的材料为钠钙玻璃或硼硅玻璃;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深黑阻光层;深黑阻光层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阴极长延伸银白层;阴极长延伸银白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阴极全凹坑基下层;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为类圆台锥体形,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下表面为圆形平面、位于阴极长延伸银白层上,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心垂直轴线垂直于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下表面中心位于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心垂直轴线上,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上表面为圆形平面、且和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下表面相互平行,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上表面中心位于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心垂直轴线上,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上表面面积小于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下表面面积,阴极全凹坑基下层圆形上表面的圆半径小于阴极全凹坑基下层圆形下表面的圆半径,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外侧面为向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心垂直轴线凹陷的弧面形、靠近上表面的部位和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心垂直轴线的距离小而远离上表面的部位和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心垂直轴线的距离大;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存在三角孔,三角孔内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阴极下层直立扩伸层;阴极下层直立扩伸层和阴极长延伸银白层相互连通;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阴极全凹坑基中层;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为类圆台锥体形,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下表面为圆形平面、位于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上表面上,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下表面外边缘和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上表面外边缘相重合,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下表面面积等于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上表面面积,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下表面圆半径等于阴极全凹坑基下层的上表面圆半径,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中心垂直轴线垂直于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中心垂直轴线和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心垂直轴线相重合,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下表面中心位于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中心垂直轴线上,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上表面为圆形平面、且和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下表面相平行,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上表面中心位于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中心垂直轴线上,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上表面面积小于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下表面面积,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圆形上表面圆半径小于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圆形下表面圆半径,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外侧面为向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中心垂直轴线凹陷的弧面形、靠近上表面的部位和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中心垂直轴线的距离小而远离上表面的部位和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中心垂直轴线的距离大,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高度小于阴极全凹坑基中层圆形下表面的圆直径;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中存在三角孔,三角孔内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阴极中层直立扩伸层;阴极中层直立扩伸层和阴极下层直立扩伸层相互连通;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上表面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阴极全凹坑基上层;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为类环三角体形,阴极全凹坑基上层的下表面为圆环形平面、位于阴极全凹坑基中层上表面上,阴极全凹坑基上层的下表面外边缘和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上表面外边缘相重合,阴极全凹坑基上层圆环形下表面的外圆半径等于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上表面圆半径,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中心垂直轴线垂直于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中心垂直轴线和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心垂直轴线相重合,阴极全凹坑基上层的下表面中心位于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中心垂直轴线上,阴极全凹坑基上层的下表面中存在圆形孔、圆形孔中暴露出阴极全凹坑基中层的阴极中层直立扩伸层,阴极全凹坑基上层的内侧面为倾斜的斜坡面、靠近下表面的部位的高度低而远离下表面的部位的高度高,阴极全凹坑基上层的内侧面中心位于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中心垂直轴线上,阴极全凹坑基上层的外侧面为向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中心垂直轴线凹陷的弧面形、靠近下表面的部位和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中心垂直轴线的距离大而远离下表面的部位和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中心垂直轴线的距离小,阴极全凹坑基上层的外侧面中心位于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中心垂直轴线上,阴极全凹坑基上层外侧面和阴极全凹坑基上层内侧面的交界线为圆环边;阴极全凹坑基上层内侧面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阴极上层斜坡面扩伸层;阴极上层斜坡面扩伸层布满阴极全凹坑基上层的内侧面,阴极上层斜坡面扩伸层的外末端和阴极全凹坑基上层内侧面的外边缘相平齐;阴极上层斜坡面扩伸层和阴极中层直立扩伸层相互连通;阴极上层斜坡面扩伸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阴极全凹坑基顶层;阴极全凹坑基顶层位于阴极上层斜坡面扩伸层上,阴极全凹坑基顶层中心垂直轴线垂直于后抗真空压硬质平板,阴极全凹坑基顶层中心垂直轴线和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中心垂直轴线相重合,阴极全凹坑基顶层的上表面为向阴极全凹坑基顶层内部凹陷的曲面、靠近阴极全凹坑基顶层中心垂直轴线的高度低而远离阴极全凹坑基顶层中心垂直轴线的高度高;阴极全凹坑基下层外侧面上的刻蚀的金属层形成阴极曲底转接低层;阴极曲底转接低层布满阴极全凹坑基下层外侧面,阴极曲底转接低层的弧面上端朝向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上表面方向、且阴极曲底转接低层的弧面上边缘和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上表面外边缘相平齐,阴极曲底转接低层的弧面上边缘为圆环边,阴极曲底转接低层的弧面下端朝向阴极全凹坑基下层下表面方向、且阴极曲底转接低层的弧面下边缘和阴极长延伸银白层相连接,阴极曲底转接低层的弧面下边缘为圆环边;阴极曲底转接低层和阴极长延伸银白层相互连通;阴极全凹坑基上层外侧面上的刻蚀的金属层形成阴极曲底转接高层;阴极曲底转接高层布满阴极全凹坑基上层外侧面,阴极曲底转接高层的弧面下端朝向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下表面方向、且阴极曲底转接高层的弧面下边缘为带有向内凹陷尖刺豁口和向外凸起尖刺豁口交替排列的类环形,阴极曲底转接高层的弧面上端朝向远离阴极全凹坑基上层上表面方向、且阴极曲底转接高层的弧面上边缘和阴极上层斜坡面扩伸层外边缘相连接,阴极曲底转接高层的弧面上边缘为圆环边;阴极曲底转接高层和阴极上层斜坡面扩伸层相互连通;深黑阻光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全凹坑基一层;门极全凹坑基一层的下表面为平面、位于深黑阻光层上;门极全凹坑基一层中存在圆形孔,圆形孔中暴露出阴极全凹坑基下层、阴极全凹坑基中层、阴极全凹坑基上层、阴极全凹坑基顶层、阴极曲底转接低层和阴极曲底转接高层;门极全凹坑基一层圆形孔在门极全凹坑基一层上、下表面形成的截面为中空圆面;门极全凹坑基一层上表面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为倾斜的向下凹陷的曲面形,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的前端朝向门极全凹坑基一层圆形孔方向、而后端朝向远离圆形孔方向,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的前末端和圆形孔内侧壁相平齐,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的前端高度低而后端高度高;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全凹坑基二层;门极全凹坑基二层侧面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后斜面层;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后斜面层为倾斜的坡面形,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后斜面层的前端朝向圆形孔方向、而后端朝向远离圆形孔方向,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后斜面层的前端高度高而后端高度低,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后斜面层的后末端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相连接;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后斜面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相互连通;门极全凹坑基二层侧面上的再次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前斜面层;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前斜面层为倾斜的坡面形,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前斜面层的前端朝向圆形孔方向、而后端朝向远离圆形孔方向,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前斜面层的前端高度低而后端高度高,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前斜面层的前末端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相连接;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前斜面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相互连通;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后斜面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全凹坑基三层;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前斜面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全凹坑基四层;门极全凹坑基二层、门极全凹坑基三层和门极全凹坑基四层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为中间部位向下凹陷的曲面形,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后斜面层的前末端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相连接,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前斜面层的后末端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相连接;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前斜面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相互连通;门极叉角撑电极中后斜面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相互连通;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全凹坑基五层;门极全凹坑基三层、门极全凹坑基四层和门极全凹坑基五层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为向上凸起的曲面形,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的前端朝向圆形孔方向、而后端朝向远离圆形孔方向,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的前末端和圆形孔内侧壁相平齐,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的中间部位高度高而两端部位高度低,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的后末端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的后末端相连接,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的前末端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相连接,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的后末端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相连接;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相互连通;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中上曲面层相互连通;深黑阻光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全凹坑基周围层;门极全凹坑基周围层的下表面为平面、位于深黑阻光层上;门极全凹坑基周围层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长延伸银白层;门极长延伸银白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的后末端、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的后末端相连接;门极长延伸银白层和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相互连通;门极叉角撑电极下层和门极长延伸银白层相互连通;门极叉角撑电极上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全凹坑基六层;碳纳米管制备在阴极曲底转接低层和阴极曲底转接高层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0087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