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数据采集分析的污染监测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3482.X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3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慧洁;贺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象山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0 | 代理人: | 李琰 |
地址: | 51009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数据采集分析的污染监测口罩,口罩主体包括依次叠加的外侧口罩、夹层滤芯层和内层口罩所组成的三层结构,三层结构的底部还设置有口罩衬底,所诉口罩衬底与口罩主体形成立体空间,容纳使用者的口鼻;所述外侧口罩与内层滤芯层之间还设置有硅片吸附层;口罩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支撑侧柱,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侧柱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微处理器、数据发送天线和LED提示灯,所述口罩衬底中设置有微型称重传感器。本发明可以有效监控口罩滤芯的污染程度,提示用户更换。并且可通过数据采集和大数据统计的方式采集数据,便于后续污染物的来源统计和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传感器 技术 实时 数据 采集 分析 污染监测 口罩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数据采集分析的污染监测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第一、第二耳挂襻,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包括依次叠加的外侧口罩、夹层滤芯层和内层口罩所组成的三层结构,上述三层结构在中心对称处向内侧弯折,三层结构的底部还设置有口罩衬底,所诉口罩衬底与口罩主体形成立体空间,容纳使用者的口鼻;所述外侧口罩与夹层滤芯层之间还设置有硅片吸附层,所述硅片吸附层设置于口罩主体的中部、对应使用者口鼻处的位置,硅片吸附层的形状对应口罩主体中部的弯折结构;口罩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支撑侧柱,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侧柱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微处理器、数据发送天线和LED提示灯,所述口罩衬底中设置有微型称重传感器;所述微型称重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硅片吸附层相连接,微型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发送天线和LED提示灯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向微型称重传感器、微处理器和LED提示灯供电;所述污染监测口罩中还设置有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GPS定位模块采集的位置信息经过微处理器收集处理后,经由数据发送天线上传至服务器或者移动终端;所述数据发送天线将监测口罩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或者,上传至设置了数据接收装置的移动终端;所述服务器或者移动终端对每个污染物监测口罩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和大数据处理,具体步骤包括:301、记录每个检测口罩中,硅片吸附层完全吸附污染颗粒的时间曲线;302、记录每个检测口罩的移动位移区域范围;303、根据步骤301所得时间曲线和步骤302所得移动位移范围,根据足够数量的样本及设定的计算模型,得出不同区域的空气污染变化趋势;所述服务器或者移动终端对每个污染物监测口罩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和大数据处理还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指定区域的可能污染物颗粒产生源;收集污染物监测口罩中的硅片;对硅片中的污染物颗粒进行元素辨识和定位;经过大数据收集,通过比对确定指定区域污染物颗粒产生的确定来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未经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0348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炭纤维远红外高弹性护膝及制作
- 下一篇:静电吸附防雾霾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