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基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6532.X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9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刚;周鑫;王朋磊;徐鲁;张乐涛;王璐璐;郅柯柯;张岚;姜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D7/00;H01G11/86;H01G11/38;H01G11/44;H01G11/3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基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价格低廉的纤维素氨基甲酸酯为原料,尿素为氮源,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干燥后形成溶胶,后经高温煅烧后制备出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多孔结构的生物质基氮掺杂多孔碳。经电镜照片显示:制备的材料为三维内交联的孔道结构,XPS和元素分析表明:氮元素成功的掺杂到碳基体中,氮含量为7.7‑15.5%,比表面积为700‑3700 m2/g。超级电容器实验表明: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污染物的吸附实验数据显示:该材料对染料污染物亚甲基蓝有较快的吸附速率和较大的吸附容量,吸附容量达到1520 mg/g。该方法制备简单,原料可再生,价格低廉,同时通过水洗煅烧后的样品得到副产品‑碳酸钠,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基氮 掺杂 多孔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生物质基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将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搅拌溶解,加入尿素搅拌使其溶解,在温度5‑15℃下,加入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机械剧烈搅拌10‑15 min,得到均匀的溶胶液,将溶胶液置于容器中,进行干燥,温度60‑80℃,干燥时间5‑10 h,得到溶胶,其中氢氧化钠、尿素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质量比为1:3‑5:1;b、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a中干燥后的溶胶置于管式炉中煅烧,以温度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550℃,保温1 h后,再升温至700‑900℃,保温1 h,得到黑色固体,再将黑色固体经水洗,10 wt%盐酸水洗至中性,温度120℃干燥4 h,即得到生物质基氮掺杂多孔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0653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