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功率密度集成化机电伺服作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7271.1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7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领;郑世成;付剑;陈娟;王德义;韩旭;李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高功率密度集成化机电伺服作动装置,包括:集成化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套筒、行星滚柱丝杠副、轴承、及传感器等配套装置。电机定子嵌在缸体内侧,与贴在转子套筒上的永磁贴片构成集成式电机,驱动转子套筒进行旋转运动;转子套筒通过螺钉固连在法兰盘上,然后通过滚柱丝杠上键结构带动丝杠产生同步旋转运动;行星滚柱丝杠副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螺母的直线运动;由直线轴承作为输出杆的导向,再通过输出杆内部螺纹及止动垫圈装置,最终由螺母推动输出杆作直线运动。此发明解决了现有机电作动装置体积、重量大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机电作动装置的功重比及载荷能力,为促进未来多电化/全电化飞行器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密度 集成化 机电 伺服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高功率密度集成化机电伺服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后端盖(1)、轴端挡圈(2)、行星滚柱丝杠副(3)、旋转式编码器(4)、航插头(5)、后壳体(6)、角接触球轴承(7)、缸体(8)、集成式电机(9)、止动垫圈(10)、角接触球轴承(11)、前壳体(12)、直线轴承(13)、输出杆(14)、转子套筒(15)、连接法兰(16)和螺柱(17)组成,集成式电机(9)由集成式电机定子(9.1)和磁性贴片(9.2)组成,缸体(8)内安装集成式电机定子(9.1),电机定子(9.1)与转子套筒(15)上的磁性贴片(9.2)构成集成式电机,从而驱动转子套筒(15)进行旋转运动,连接法兰(16)和转子套筒(15)通过沉头螺钉固连,并通过滚柱丝杠(3)上的键结构带动丝杠进行同步旋转运动,行星滚柱丝杠副(3)推动输出杆(14)输出直线运动;旋转式编码器(4)通过过盈配合与滚柱丝杠(3)末端相连;缸体前端一个角接触球轴承(11),后端一对角接触球轴承(7),缸体内部通过前端一个角接触球轴承(11)及后端一对角接触球轴承(7)保证同轴度;当舵机输出推力时,负载产生的力通过后端一对角接触球轴承(7)卸荷到后壳体(6)上;当舵机输出拉力时,负载产生的力通过前端角接触球轴承(11)卸荷到前壳体(12)上;后壳体(6)与前壳体(12)通过外侧四根螺柱(17)连接;所述的行星滚柱丝杠副由滚柱丝杠(3.1)和螺母(3.2)组成,滚柱丝杠(3.1)与螺母(3.2)通过螺柱上的螺纹啮合,螺母(3.2)将滚柱丝杠(3.1)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1727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电机转子结构
- 下一篇:用于倒角管的连接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