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钨—聚吡咯核壳异质结构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7561.6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3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秦玉香;张天一;王克行;刘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氧化钨—聚吡咯核壳异质结构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将氧化钨纳米线悬浊液逐滴滴入吡咯聚合反应液中,并向上述混合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调节上述混合液的PH至1‑4,继续磁力搅拌0.5‑3h,然后向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加过硫酸铵溶液,继续搅拌1‑5h后,分离、清洗和干燥后,即得到氧化钨/聚吡咯异质核壳结构纳米线。通过一种优化的吡咯聚合工艺实现吡咯在一维纳米线表面的均匀聚合,从而制备出聚吡咯壳层覆盖均匀且壳层形貌可调控的一维氧化钨/聚吡咯核壳异质结构纳米线,克服传统液相聚合法制备的聚合物壳层薄膜因形貌可控性差而导致的核壳材料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钨 吡咯 核壳异质 结构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氧化钨—聚吡咯核壳异质结构纳米线,其特征在于,纳米线长度为700—800nm,聚吡咯壳层厚度为5—20nm,氧化钨纳米线直径为70—80nm,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氧化钨纳米线悬浮液滴入吡咯聚合反应液中,并向其中滴加盐酸,以使混合体系pH为1‑4,同时对混合体系进行分散均匀;然后在持续分散的条件下,向混合体系中滴加过硫酸铵水溶液,以引发吡咯单体在氧化钨纳米线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吡咯的均匀壳层,形成氧化钨—聚吡咯核壳异质结构纳米线;优选纳米线长度为720—760nm,聚吡咯壳层厚度为10—15nm,氧化钨纳米线直径为75—8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1756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热氧化反应制备Cu<sub>2</sub>O及Au/Cu<sub>2</sub>O核壳异质结纳米立方体的方法
- 一种基于TiO<sub>2</sub>-CuInS<sub>2</sub>核壳纳米棒阵列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具有核/壳异质结构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一种同轴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 一种金@氧化锌核壳异质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dS@Ni<sub>3</sub>S<sub>2</sub>核壳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高纯度ZnO/BiVO<sub>4</sub>异质核壳微米带在光电催化中的应用
- 一种核壳异质结构纳米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一种核壳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核壳结构AlGaN/GaN异质结纳米线基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