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密砂岩不同赋存状态原油分类提取及比例标定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2984.7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马晓峰;邓秀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33/28;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不同赋存状态原油分类提取及比例标定新方法,该方法结合温压流体共控仪将致密砂岩内游离态、封闭态、物理吸附态、化学吸附态、碳酸盐胶结物内及长石石英内原油进行分类提取,并根据不同相态原油轻烃损失程度差异进行了准确校正及含量比例标定。该方法将静态观察与动态提取进行了有效结合,通过可视化观察及温压条件控制保证了每一类原油提取含量的精准无误,首次将游离态与封闭态原油结合油层实际地质条件进行了分离,首次将物理吸附态与化学吸附态原油进行了准确提取及含量标定。该方法对于致密砂岩内不同赋存状态原油的精确提取,保证了后续地化参数分析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砂岩 不同 状态 原油 分类 提取 比例 标定 新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致密砂岩不同赋存状态原油分类提取及比例标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经过预处理的致密砂岩岩心柱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用体积比为93:7的二氯甲烷‑甲醇溶剂索氏抽提获得储层连通孔隙系统中的游离烃类;步骤2、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岩样在原油开发过程中的地层温度及小于界限压力条件下用体积比为93:7的二氯甲烷‑甲醇溶剂在温压流体共控仪中获得二类游离烃类;步骤3、对样品保温升压,在大于界限压力条件下用体积比为93:7的二氯甲烷‑甲醇溶剂在温压流体共控仪中获得储层最小流动孔喉半径以下储集空间中的物理吸附烃类;步骤4、将完成步骤3的岩心低温破碎至1‑2mm,用体积比为93:7的二氯甲烷‑甲醇溶剂索氏抽提获得储层非连通封闭孔隙系统中的封闭烃类;步骤5、继续低温破碎样品至单矿物颗粒,用显微镜随时观察,以控制分离程度,用体积比为93:7的二氯甲烷‑甲醇溶剂索氏抽提获得矿物表面化学吸附烃类;步骤6、对步骤5处理的单矿物样品用6%的盐酸溶液处理,处理后的溶液用溶剂萃取,得到碳酸盐胶结物内的烃类;步骤7、酸处理后的样品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利用体积比为93:7的二氯甲烷‑甲醇溶剂索氏抽提获得部分矿物颗粒表面残留的化学吸附烃类;步骤8、用新配置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和双氧水处理经过步骤7后的岩样后,用体积比为93:7的二氯甲烷‑甲醇溶剂索氏抽提至表面无烃类,然后将岩样在体积比为10∶1的二氯甲烷‑甲醇溶剂中磨细并用索氏抽提得到单矿物颗粒内包裹体烃组分,待这七种烃类抽提完成后,分别进行烃类组成分析,并根据对应储层中原油组成分析结果,进行轻烃校正,按照这七种烃类提取过程中损失的轻烃程度差异校正在原油轻烃组成特征水平,并计算出七种烃类含量比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298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