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孔CT自动化采集和远程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5331.2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0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法全;李明亮;叶金才;王国富;张海如;王小红;尚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2;G01V3/04;G01V3/36;G01V3/3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孔CT自动化采集和远程监控方法,远程终端通过云服务器对自动化控制及采集模块进行远程监控指挥跨孔CT采集设备完成整个数据采集任务,并将已采集到的数据使用通用的Json格式导出并保存,远程终端可读取已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已采集数据处理模块,进而完成数据的处理工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跨孔CT采集设备和自动化控制及采集模块之间的通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系统操作简单直观,可节省操作成本并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任务。 | ||
搜索关键词: | 跨孔 ct 自动化 采集 远程 监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跨孔CT自动化采集和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远程终端通过云服务器对自动化控制及采集模块进行远程监控指挥跨孔CT采集设备完成整个数据采集任务,并将已采集到的数据使用通用的Json格式导出并保存,远程终端可读取已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已采集数据处理模块,进而完成数据的处理工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系统的通信连接;跨孔CT采集设备与自动化控制及采集模块之间通过通信连接,云服务器分别与自动化控制及采集模块和远程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或传统因特网连接,已采集数据处理模块与远程终端进行连接,完成整个系统连接;步骤2开启远程监控,远程终端获得系统的指挥权;远程终端开启远程监控,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即可将监测到的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远程终端亦可下达指令控制跨孔CT数据采集系统执行指定的操作,远程终端获得了系统的指挥权;步骤3远程终端发送电极检测指令并由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反馈检测结果;远程终端获得系统的指挥权后,向跨孔CT数据采集系统发送电极检测指令,启动电极检测任务;电极检测任务执行完毕后,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向远程终端返回电极检测结果;专业人员对电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状态正常的电极数量是否满足本次跨孔CT数据采集任务的需求;如果不满足需求,专业人员指示现场施工人员修复异常的电极,并通过远程终端下达指令重新执行电极检测任务,直到满足需求为止;步骤4远程终端发送开始数据采集指令,生成并执行数据采集方案;远程终端向跨孔CT数据采集系统发送开始数据采集指令,跨孔CT数据采集系统收到该指令后,即采纳本次电极检测的结果并生成相应的数据采集方案,并且立即执行该方案;步骤5数据采集方案执行过程分析;完整的数据采集方案包含1024次数据采集任务;每一次数据采集任务执行结束后,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模块都会立即向远程终端返回本次数据采集任务的结果,每次数据采集任务的结果均被解析为61通道的电位差值以及1个电流值,专业人员可通过分析远程终端获取的数据,进而对整个跨孔CT数据采集任务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测;步骤6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向远程终端返回已采数据;整个数据采集方案执行结束后,跨孔CT数据采集系统会将用户手动配置的数据、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通过跨孔CT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导出至通用的Json数据文件中,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模块会将该文件通过通信连接发送至远程终端设备;步骤7远程终端读取已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束远程监控;远程终端可读取接收到的Json数据文件,进而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此时远程终端可主动关闭远程监控,从而结束整个跨孔CT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任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3533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