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7246.X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3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国;杜林豪;齐俊平;齐鹏翔;刘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庞庆芳 |
地址: | 45006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针对机械设计过程中运动关系之间配合的结构复杂,以及运动配合验证的信号易受干扰影响判断结果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壳体、MCU、放大电路和消噪电路,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壳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杆,支撑座的顶端通过定位销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上方设有支撑板,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还嵌装有转速传感器。本发明能够精确的对运动配合关系进行检测验证,且能够消除杂质信号,避免影响判断结果,提高验证的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械设计 运动 配合 验证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包括壳体(1)、MCU、放大电路和消噪电路,所述壳体(1)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壳体(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座(4),且支撑座(4)的两端与第一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座(4)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5),支撑座(4)的顶端通过定位销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转动电机(10),转动电机(10)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5),且支撑板(5)焊接于固定板(3)的一侧,转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6),转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还嵌装有转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传感器、放大电路、消噪电路和MCU依次连接,其中放大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T、电阻R1、电容C1、电感L1和三极管Q1,光电耦合器T的输入端与转速传感器连接,光电耦合器T的VCC端连接有+5V的电源,光电耦合器T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1引脚、电感L1的一端和+12V电源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三极管Q1的3引脚和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2引脚连接有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三极管Q2的2引脚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与MCU连接,三极管Q2的1引脚连接有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有三极管Q3的1引脚,三极管Q3的2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MCU连接;所述支撑板(5)靠近支撑座(4)的一侧分别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滑槽(8)和第一开口(19),其中第二滑槽(8)与第一开口(19)相连通,第一开口(19)开设于支撑板(5)的底端,第一开口(19)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0),且滑动板(20)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8)内,滑动板(20)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21),卡槽(21)内设有滚球(18),其中滚球(18)的一部分延伸至卡槽(21)的外侧,且滚球(18)与第二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动板(20)的底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气缸(9),气缸(9)位于转动电机(10)的两侧,气缸(9)的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测试板(11),测试板(11)靠近支撑板(5)的一侧设有与齿轮(16)相啮合的齿条(17),测试板(11)的底端嵌装有位移传感器(12),且位移传感器(12)与MCU的输入端连接,MCU的输出端分别与气缸(9)和转动电机(10)连接,转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与转速传感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3724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