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穗大、秆粗、抗性强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7451.6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优质、高抗倒伏新品种杂交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盐水浸泡育种8‑10小时;步骤(2)往水稻种植的大田中喷洒适量石灰水及盐水进行初步处理,然后放水至水量淹没田表层1‑2cm浸泡16小时后,将剩余水量人工落干,并放置晒田1‑2天;步骤(3)碎土处理;步骤(4)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机械打碎后撒在水稻种植的大田中;步骤(5)土壤细化,然后将含水量在60‑80wt%的河底淤泥与固化添加剂按401的比例混合后平刷在大田里;步骤(6)分块及种植;步骤(7)返青期保持3.3cm的水层;步骤(8)做好田间的除杂工作。本发明实现科学分配、科学种植水稻,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稻穗大小、秆粗及具有抗性强的特点,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秆粗 抗性 强籼型 杂交 水稻 新品种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穗大、秆粗、抗性强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将选育好的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新华两优9号用盐水浸泡8‑10小时,自然脱干后,再晾晒2天;步骤(2):往水稻种植的大田中喷洒适量石灰水及盐水进行初步处理,然后放水至水量淹没田表层1‑2cm浸泡16小时后,将剩余水量人工落干,并放置晒田1‑2天;步骤(3):对水稻种植大田的土壤进行碎土、平铺处理;步骤(4):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机械打碎后撒在水稻种植的大田中,每亩400‑500Kg,然后机耕翻土,机耕深度35‑40cm,每亩将尿素900‑150Kg、农家肥80‑120Kg、有机质240‑280Kg洒在大田里,再次机耕混匀,洒水至翻起的土壤含水量在75‑80%,放置晒田5‑7天;步骤(5):往步骤(1)所述的大田中放水至水量淹没田表层7‑9cm,水耕大田使土壤细化,放水后放置1‑2天微微风干,然后将含水量在60‑80wt%的河底淤泥与固化添加剂按40:1的比例混合后平刷在大田里,厚度为1.2‑1.8cm,完成后风干3‑4天,然后再给大田上水,漫水深度在6‑8cm;步骤(6):每块大田纵向分割,40‑50cm宽度一长排用作父本种植,父本间隔1.5‑2.5m宽度用作母本,交替排列,每亩将尿素8‑10Kg、过磷酸钙15‑25Kg、硫酸锌1‑2Kg混合后施在父本田块上,然后将父本秧苗按30‑32cm的行株距种植在父本田块上,父本种植20天后,每亩将碳酸氢铵25‑35Kg、过磷酸钙30 ‑40Kg和氯化钾8‑10Kg混合施于母本上,耙平后3天栽植母本水稻秧苗,保持16‑20cm的行株距;步骤(7):返青期保持3.3cm的水层,保温保湿5‑7天,分蘖期每5‑7天亩施尿素8‑10Kg,进入烤田阶段后防水晒田至田间土壤出现细裂纹,加水3.3‑3.5cm,反复2‑3次,育穗期保持浅水3‑3.6cm,自然落干后加水;步骤(8):做好田间的除杂工作,防止杂种污染,开花期人工用长竹竿辅助推送授粉,做到轻推、慢摇、快收手,每天3‑4次,收割时先收割父本,所得母本水稻既是所需杂交种子,其它未提及水肥管理均按常规水稻种植要求实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3745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袋机折袋机构
- 下一篇:一种超级杂交水稻在高纬度地区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