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脱盐海水小球藻液两相发酵产沼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9167.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7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辰;邢立苹;张倩;母刚;张国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5/02 | 分类号: | C12P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脱盐海水小球藻液两相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它首先利用厌氧发酵产沼气系统中的新鲜活性污泥、海水小球藻液和鱼池中的养殖固废混合、培养,获得产甲烷接种菌种,然后利用新鲜活性污泥、海水小球藻液和养殖固废混合、培养,获得水解接种菌种,并将水解接种菌种海水小球藻液和养殖固废混合、水解,获得产甲烷水解料液,最后将甲烷接种菌种和产甲烷水解料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获得终混合液,并经过一定条件的操作后,让终混合液厌氧发酵产生沼气。 | ||
搜索关键词: | 脱盐 海水 小球藻 两相 发酵 沼气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非脱盐海水小球藻液两相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取厌氧发酵产沼气系统中的新鲜活性污泥,并向新鲜活性污泥中加入海水小球藻液和鱼池中的养殖固废,获得产甲烷菌种混合料液,且海水小球藻液与养殖固废的总质量为活性污泥的质量的1%,同时海水小球藻液与养殖固废的质量比为1‑2:1,然后调节产甲烷菌种混合料液的pH为7‑9,盐度小于23‰,并在温度35±1℃条件下进行培养,每隔24h重复一次上述培养操作,连续培养20‑22天,制得产甲烷接种菌种,b、取厌氧发酵产沼气系统中的新鲜活性污泥,并向新鲜活性污泥中加入海水小球藻液和鱼池中的养殖固废,且海水小球藻液与养殖固废的总质量为活性污泥的质量的20%,同时海水小球藻液与养殖固废的质量比为1‑2:1,第一次加入操作结束后24h再次向活性污泥中加入海水小球藻液和鱼池中的养殖固废,加入的海水小球藻与养殖固废的量与上述相同,获得水解菌种混合料液,调节水解菌种混合料液的pH为7‑9,盐度小于23‰,并在温度35±1℃条件下连续培养,直至活性污泥中不再产气,制得水解接种菌种,c、将海水小球藻液和鱼池中的养殖固废按照1‑2:1质量比混合,并向其中加入水解接种菌种获得水解混合液,按照水解接种菌种与小球藻液质量比为1:3‑5的比例进行接种,调节水解混合液的pH值为6‑7,盐度小于26‰,在温度为35±1℃条件下厌氧水解4‑5d,制得产甲烷水解料液,d、取产甲烷接种菌种和产甲烷水解料液,按照产甲烷接种菌种与产甲烷水解料液质量比为5‑10:1的比例混合,获得终混合液,将终混合液的pH值调至7.4‑7.8,盐度小于26‰,每天从终混合液中取出一份与产甲烷水解料液相同质量的终混合液,并再加入一份产甲烷水解料液,保证终混合液的总质量不变,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在温度为35±1℃条件下,终混合液便会因厌氧发酵而持续产生沼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4916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