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0155.X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3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谢一兵;周英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48 | 分类号: | H01G11/48;H01G11/34;H01G11/32;C08G7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郑立发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由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构成,纳米球紧密堆积形成纳米球团簇,纳米球团簇相互聚集形成纳米球团簇间微孔。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采用单体配位‑电聚合法制备。首先采用直接配位反应合成法,利用钌离子的空轨道和吡咯单体分子链上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相互作用,通过直接配位反应制得钌配位吡咯单体。然后采用循环伏安电聚合反应合成法,钌配位吡咯单体在π‑π堆积力作用下,通过电聚合反应制得钌配位聚吡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好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在电化学应用中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容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 1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球 配位 团簇 聚吡咯 吡咯单体 电聚合 制备方法和应用 反应合成法 直接配位 电化学稳定性 电化学应用 结构稳定性 导电性 紧密堆积 氮原子 分子链 空轨道 力作用 钌离子 电容 成对 微孔 制备 堆积 表现 | ||
【主权项】:
1.一种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由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1)构成,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1)紧密堆积形成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2),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2)相互聚集形成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间微孔(3);所述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采用直接配位反应合成法,以吡咯单体和三氯化钌的乙腈/水溶液为反应电解质溶液,钌离子的空轨道与吡咯环分子链上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通过直接配位反应制得钌配位吡咯单体;然后采用循环伏安电聚合反应合成法,以钌配位吡咯单体和高氯酸锂的乙腈/水溶液为反应电解质溶液,活性碳纸为工作电极,进行连续的循环伏安扫描,钌配位吡咯单体在π‑π堆积力作用下通过循环伏安电聚合反应制得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5015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