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燕麦在高寒区旱、坡地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3145.1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7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徐惠云;张小娟;张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A01C1/00;A01C1/06;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8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燕麦在高寒区旱、坡地栽培方法,采用一选,两保,三防,三适时的新技术。一选就是选用适合本地特点、抗逆性强的优良燕麦品种。两保就是保证施足底肥和保证播前灌水结合秋耕地进行合理施肥;在秋翻或春翻地的基础上,打畦、筑埂进行灌水;三防是防病、防虫、防草,三适时是适时播种、中耕及收获。通过以上步骤实施,大大提高了燕麦在高寒区旱、坡地高产栽培的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燕麦 高寒区 坡地 高产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燕麦在高寒区旱、坡地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选,两保,三防,三适时的栽培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选用品种:选择质量好、适应性强的品种;S2、选地:选择前茬为马铃薯、豆类,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坡地块,要求地势平整、集中连片、便于管理,优先选择具备水浇条件的地块;S3、整地:整地标准为土地平坦、上虚下实,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无较大的残株、残茬,早秋深耕,耕深为20‑25cm,3月中旬顶凌耙耱;S4、播种量:每亩播量为10‑13kg,旱地保苗30万株/亩,水地保苗35万株/亩;S5、施肥量:结合秋耕地,施入高温发酵腐熟好的农家粪肥1500‑2000kg/亩做基肥;或者结合播种,施入优质农家肥750‑900kg/亩做种肥;S6、播种期:夏莜麦区在3月20日至4月5日适期早播,秋莜麦区旱坡地在5月30日播种,平滩地在5月20日播种;若选用早熟品种,播种时期则推迟到6月20日前;S7、中耕:中耕2次,其中,第1次中耕于2叶1心期进行,要求浅锄、细锄,灭草不埋苗;第2次中耕于4叶到5叶期进行,要求深锄拔大草;S8、防病: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再结合对种子的适当处理,包括剔除病粒、瘪粒、破碎粒;播前进行晒种,浸种,并用种子量0.3%的浓度为40%的拌种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处理,防治燕麦坚黑穗病;S9.防虫:通过深翻地、灭草和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在防治时,蚜虫的防治使用5%鱼藤酮微乳剂200倍液喷雾;粘虫的防治用5%S‑氰戊菊酯乳油15‑20ml对水60kg喷雾处理;S10、防草:在燕麦2叶1心期进行第1次进行中耕,要求浅锄、细锄,灭草不埋苗;在4叶到5叶期进行第2次中耕,要求深锄拔大草,并于4‑5叶期,每亩用72%的2,4‑滴丁酯乳油40‑50g对水40kg喷雾除草,以达到理想的除草目的;S11、收获时期:当裸燕麦麦穗由绿变黄,上中部籽粒变硬,表现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泽,进入黄熟期时进行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5314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