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极细纤维状碳集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3853.5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8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谷內一辉;小村伸弥;兼松亚沙美;大道高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煜;李炳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机械强度优异的电极活性物质层。本发明为电极活性物质层,其为至少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碳系导电助剂、以及粘结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材料,碳系导电助剂包含直线结构且平均纤维直径超过200nm且900nm以下的超极细纤维状碳,并且,表面方向的最大拉伸强度σM、以及相对于前述最大拉伸强度σM的面内垂直方向的拉伸强度σT满足下述关系式(a):σM/σT≤1.6(a)。 | ||
搜索关键词: | 超极细 纤维状 集合 | ||
【主权项】:
1.超极细纤维状碳集合物,其为将具有直线结构的平均纤维直径为超过200nm且900nm以下的超极细纤维状碳集合而成的超极细纤维状碳集合物,/n所述超极细纤维状碳集合物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超极细纤维状碳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表面活性剂进行了修饰、和/或、所述超极细纤维状碳集合物中的至少一部分超极细纤维状碳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经过氧化处理,/n在利用体积换算粒度分布测定得到的所述超极细纤维状碳集合物的纤维长度分布中,具有纤维长度为15μm以下的第一峰和纤维长度超过15μm的第二峰,所述第一峰的体积换算粒度分布(%)与所述第二峰的体积换算粒度分布(%)之比为3/1以上。/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538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倍率高压实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极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