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片集成槽线波导组合传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4650.8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殷晓星;卢成;谢力;赵洪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3/16 | 分类号: | H01P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片集成槽线波导组合传输线涉及一种传输线,该传输线由介质基板(1)、设置在介质基板(1)上面的上左极板(11)和上右极板(12)、设置在介质基板(1)下面的下左极板(13)和下右极板(14)组成;左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1)穿过介质基板(1)连接上左极板(11)和下左极板(13),构成基片集成波导(52);上右极板(12)和下右极板(14)以及连接两者的右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2),与下左极板(13)、下右极板(14)和左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1)一起构成双面槽线(51)。该传输线可以支持水平垂直两种极化模的传输,其中双面槽线的特性阻抗及相速可调节范围宽、功率容量大,还可以同时满足特性阻抗和元件封装对缝隙间距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波导 组合 传输线 | ||
【主权项】:
一种基片集成槽线波导组合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包括介质基板(1)、设置在介质基板(1)两面的上左极板(11)、上右极板(12)、下左极板(13)和下右极板(14);介质基板(1)的上面是上左极板(11)和上右极板(12),上左极板(11)与上右极板(12)的边缘平行,上左极板(11)与上右极板(12)边缘之间有上缝隙(31);介质基板(1)的下面是下左极板(13)和下右极板(14),下左极板(13)与下右极板(14)的边缘平行,下左极板(13)与下右极板(14)边缘之间有下缝隙(32);左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1)与右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2)平行,左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1)穿过介质基板(1)、连接上左极板(11)和下左极板(13),右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2)穿过介质基板(1)、连接上右极板(12)和下右极板(14);上左极板(11)、下左极板(13)和左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1)是电气相连的,一起构成基片集成槽线波导组合传输线的左极板;上右极板(12)、下右极板(14)和右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2)是电气相连的,一起构成基片集成槽线波导组合传输线的右极板;左极板、右极板、左极板和右极板之间的介质基板(1)一起构成基片集成槽线波导组合传输线的双面槽线(51);上左极板(11)、下左极板(13)、左边金属化过孔阵列(21)、上左极板(11)和下左极板(13)之间的介质基板(1)一起构成基片集成槽线波导组合传输线的基片集成波导(5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5465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