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性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6267.6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6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田瑞华;王旭;窦汝振;李顶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0525;B60L58/24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琪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性控制方法,首先应用X‑ray扫描法或FIB‑SEM扫描法,并对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锂离子电池电极三维微观结构;然后建立微观结构内部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用于模拟物质和电荷输运过程、化学反应过程以及产热和传热过程;最后应用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不同放电倍率下微观结构内部的最高局部温度,并获得引发热失控发生的危险性结果,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相应的控制。本发明考虑了微观电极结构对物质输运和产热与传热的影响,可分析比较和控制不同微观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危险性,同时对锂离子电池针对热失控的预防设计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失控 危险性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1)应用X-ray扫描法或FIB-SEM扫描法,并对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锂离子电池电极三维微观结构;/n(2)建立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极三维微观结构内部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该模型用于模拟物质和电荷输运过程、化学反应过程以及产热和传热过程;/n(3)应用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不同放电倍率下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极三维微观结构内部的最高局部温度,并获得该最高局部温度引发热失控发生的危险性结果;根据得到的危险性结果,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相应的控制;/n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包括电解液中锂离子的输运控制方程、活性材料中锂的输运控制方程,电解液中和活性材料中的电荷守恒控制方程,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界面处的电化学反应控制方程,电解液中和活性材料中的产热控制方程和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界面处的产热控制方程,以及传热控制方程;/n所述电解液中锂离子的输运控制方程为:/n /n其中,ce表示电解液中锂离子浓度,De表示电解液中锂离子扩散系数,κe表示电解液的电导率,t+表示锂的迁移数,F为法拉第常数;/n所述活性材料中锂的输运控制方程为:/n /n其中,cs表示活性材料中锂的浓度,Ds表示活性材料中锂的扩散系数;/n所述电解液中的电荷守恒控制方程为:/n /n其中,κe表示电解液的电导率,φe表示电解液的电势,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开尔文温度,κe表示电解液的电导率,F为法拉第常数,ce表示电解液中锂离子浓度;/n所述活性材料中的电荷守恒控制方程为:/n▽κs▽Φs=0;/n其中,φs表示活性材料的电势,κs表示活性材料的电导率;/n所述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界面处的电化学反应控制方程为:/n /n其中,jn,i为表面电流密度;i0表示交换电流密度;αa与αc分别表示负极与正极的电荷迁移系数,且αc+αa=1;F为法拉第常数;η为电极过电势;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开尔文温度;/n所述交换电流密度i0由下式计算:/n /n其中,k0为反应速率常数, 表示活性材料中锂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时的锂浓度值;/n所述电极过电势η由下式计算:/nη=Φs-Φe-Ueq;/n其中,Ueq表示平衡电势;/n所述电解液中的产热控制方程为:/n /n其中,κe表示电解液的电导率,φe表示电解液的电势,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开尔文温度,F为法拉第常数,ce表示电解液中锂离子浓度;/n所述活性材料中产热控制方程为:/nqs=κs▽Φs·▽Φs;/n其中,κs表示活性材料的电导率,Φs表示活性材料的电势;/n所述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界面处的产热控制方程为:/n /n其中,jn,i为表面电流密度,Ueq表示平衡电势, 为电池材料固有性质;/n所述传热控制方程为:/n /n其中下标i表示电极或活性材料,ρi表示电解液或活性材料的密度,cp,i表示材料的比热容,λi表示材料的导热系数,T表示开尔文温度,q表示产热的热源。/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562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