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萃取竹笋活性多肽的制备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6293.9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5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钱武刚;李晓龙;钱宇彬;褚焮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彝良山益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长青 |
主分类号: | A23J3/14 | 分类号: | A23J3/14;A23J3/34;A23L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76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超声波技术萃取竹笋活性多肽的制备技术。1竹笋鲜浆体制备;2超声波萃取竹笋活性多肽;3超微膜纯化竹笋活性多肽;4纳米膜浓缩竹笋活性多肽;5离心喷雾干燥竹笋活性多肽粉。本发明的积极效果超声波技术萃取竹笋活性多肽,实现竹笋的深加工创新,有效的保留竹笋体内的活性成分,使竹笋蛋白不变性,并能保持竹笋纤维蛋白状态,增添活性,竹笋活性多肽分子在超微膜的纯化下分布均匀,萃取过程无需高温,避免了用高温对竹笋蛋白多肽、多糖分子结构的分解,克服了常规萃取会破坏多肽、多糖的分子结构,降低活性,且超声波萃取器自动化程度高,便于产业化形成;并可制备成竹笋活性多肽固体饮料和营养片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萃取 竹笋 活性 多肽 制备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超声波萃取竹笋活性多肽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1)竹笋鲜浆体制备:将竹笋下脚料除去杂质和泥沙,清洗干净,用竹笋制浆机绞碎,按所得竹笋下脚料碎粒重量比例,加入其重量2‑3倍的蒸馏水或纯净水,通过高速剪切器制成竹笋浆体;超声波萃取竹笋活性多肽:将制备好的竹笋浆体输入真空超声波反应釜内,设计超声波功率800W‑1800W、发射频率为20‑40KHz、脉冲周期频率为6‑8次/秒、声速1000‑2000米/秒,使竹笋浆体在反应釜内产生涡流;同时加入(AS1398)中性蛋白酶为竹笋下脚料的0.20‑0.26%、a淀粉酶0.10‑0.12%、纤维酶0.1‑0.13%;控制真空度400Pa‑600Pa,温度20℃‑30℃,PH值6‑8,超声波萃取4‑6次,每次10‑15min,间隔时间为6‑10min,再用100‑120目的双联过滤器过滤,滤液采用138℃‑141℃瞬间杀菌灭酶,获得超声波萃取竹笋活性多肽混合液体;3)超微膜纯化竹笋多肽液体:将竹笋活性多肽混合液通过7200‑10000r/min的高速蝶式离心机循环分离10‑15min,收集上层分离液作为竹笋多肽液输入稀释罐内,按分离后竹笋活性多肽液重量比例,加入其重量1‑1.5倍的20‑30ppm的二氧化氯溶液,控制真空度在100Pa‑200 Pa,搅拌稀释10min‑20min,得竹笋活性多肽稀释液;再将竹笋活性多肽稀释液用循环泵在0.5‑0.6MPa压力下经过1.0μm—0.4μm的微滤器和2000‑3000道尔顿的超微膜,循环纯化30‑40min,控制流量10‑12L/min,获得分子量小于等于3000道尔顿的竹笋活性多肽纯化液体;4)纳米膜浓缩竹笋活性多肽:将竹笋活性多肽纯化液体,采用循环泵通过200‑300道尔顿纳米膜浓缩器,循环浓缩30‑40min除去竹笋活性多肽纯化液体中50%‑55%的水分,控制循环流量20‑30L/min,温度20℃‑25℃,获得竹笋活性多肽浓缩液;5)离心喷雾干燥竹笋活性多肽粉:将竹笋活性多肽浓缩液采用B15‑1.5c莫诺泵输送到离心喷雾干燥器中,干燥器进风温度180℃‑200℃,出风温度90℃‑100℃,从一级和二级旋风积粉器处采用不锈钢罐收集粉末,获得竹笋活性多肽粉, 用竹笋活性多肽粉可加工成竹笋活性多肽营养片和固体饮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彝良山益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长青,未经彝良山益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5629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